一,当北直隶官学报名截止,拿到所有汇总文册的朱由检,便马不停蹄的来到了养心殿。
他与朱由校促膝长谈,二人手中轮流看着文册汇总,脸上笑意掩盖不住。
朱由检在感叹北直隶的入学情况,而朱由校则是在感叹隐户和田地的查清。
朱由校手里此刻拿着北直隶最新的人口汇总和耕地汇总,纸面所写的情况是北直隶七百八十二万四千六百人整,耕地三千余六十七万九千六百七十二亩三分四厘。
比起洪武年间的二百六十多万人,二千六百多万亩耕地,人口翻了三倍,耕地增长了三百多万亩。
哪怕北直隶的勋贵,百官不愿意,但在皇权掌握最深的北直隶,他们手里的耕地却很难隐藏。
多查出三百多万亩耕地,就等于增加了三十几万石米麦的赋税。
这么看起来,基础教育的推广,无疑让大明的户籍制度更为精确。
朱由校开始支持起了全民基础教育的政策,而相比较他只关心人口和耕地,朱由检关心的更多。
“近百万学子就学五年,这对朝廷的财政还是有不小挑战的。”朱由检放下就学汇总文册,然后才说道:
“北直隶此前前前后后迁移了近二百万人前往辽东、泰宁三府,这么看来哥哥登基时,北直隶应该有近千万人口。”
说到这里,朱由检有些感叹。
天启元年的北直隶,情况可能是十几万勋贵、文臣、卫所军官侵占近两千万亩耕地,而近千万人分近千万亩地。
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南粮北运来维持局面,那北方粮价暴涨是绝对的。
至于眼下,尽管遭遇了旱情,但北直隶百姓基本人均三亩,而勋贵文臣们手中的田地下降到了七百多万亩。
这个数目自然很多,因为他们的人数也不过就六万余人。
百分之一的人掌握了四分之一的耕地,这自然让朱由检坚决了打击勋贵士绅的想法。
当然,这个打击不是说全部杀死,而是想办法把田地收归国有。
如果北直隶的农民能通过迁移,进一步下降到五百万,而朝廷又收回这七百多万亩耕地,并且利用蒸汽机来进一步开发北直隶,那农民的日子会过的更好。
按照后世的开发情况,整个北直隶比河北要小一些,但也最少能开垦出六千万亩耕地。
当然为了保障地下水,耕地最好还是限制在五千万亩左右,而五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