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如游、朱国祚一样催促朱由检就藩,之所以盯着他大婚和选妃,所为的不过便是正妃位置。
大明的藩王正妃,虽说一般都是从民间选拔,但也不是说绝对要求平头百姓,而是还掺杂着一些卫所背景和勋贵背景、低级官员背景的秀女。
朱由检不反对选妃,也不在意选谁,但他不可能让一些盘根错节的贵族和士绅之女来做自己的正妃。
朱由校也明白自家弟弟的难处,因此他脸上露出一抹歉意,安慰道:
“这点我会转告太妃和宝珠的,弟弟宽心便是。”
或许是为了活跃气氛,朱由校笑道:
“多娶几个妃嫔,多些子嗣,好等他们成年后派往齐国,为弟弟你就藩做准备。”
“成年?”朱由检绷不住了,无奈道:“等他们成年,臣弟恐怕已经年过四旬了。”
“哈哈!倒也是”朱由校没忍住笑了出来,随后拍了拍朱由检的后背,便继续向着前方散步而去。
望着他的背影,朱由检也是十分无奈的叹息了一声,随后跟了上去。
两人没有谈国事,而是聊着以前的一些趣事,比如在宫廷内练习马术,还有去燕山游猎等等。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等太阳西斜,二人散步来到了一条小河边,顺着河边走向南苑行宫。
“我记得,弟弟小的时候说过,想做一个贤王,每日在王府读读书,绘画丹青”
朱由校突然提起了以前的事情,而朱由检听后也点了点头。
“眼下弟弟还是这种想法吗?”
朱由校转头看向了朱由检,只是这次朱由检没有当即回答,而是沉默了数秒后才说道:
“若是可以,臣弟想做一个普普通通的教习,去那乡野中,开一处官学,育那二三十名孩童,清晨授学,午后耕种”
“”朱由校停下了脚步,朱由检见状也随之停下。
过了片刻,朱由校才继续走动,而朱由检也跟了上去。
“等罢了”朱由校欲言又止,而朱由检虽然疑惑看了他一眼,却也没说什么。
二人就这样回了行宫,一言不发的吃了晚膳后,各自返回了卧房。
只是在休息前,朱由校让人将齐王选妃的事情,命人传回了京城皇宫。
他的本意是让刘太妃和张嫣准备,只是这消息到了宫里后,没过几个时辰便在京城各大府邸传开。
最先得到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