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第三百九十七章 齐王选妃(8)

家,但基本都是下三品出身。

加上朱由检的性子和两人生分,而他权柄极大,因此皇明祖训、大明会典的规矩根本就不适用在他的身上。

正常来说,选七十七名秀女便是最高规制,然而张嫣和刘太妃面对的秀女远远不止这个数。

仅仅宗藩体系下藩属国送来的秀女便有六百二十七名,这些秀女都是各个藩属国从本国数千、数万秀女之中选拔而出的优秀女子。

这其中,又以朝鲜国准备最为充足。

从天启六年开始,朝鲜国王李倧便开始选拔秀女,仅仅第一次就选拔了三千多人,后续留下一百人后,朱由校却按照朱由检的话,劝退了李倧想要送秀女的想法。

但架不住李倧不死心,第二年又选秀女三千,留下一百人,再次申请,再次被拒。

第三年,李倧又选秀女九千,只留下一百人,联合前两年选拔的秀女,合计三百送往天津。

人言事不过三,朱由校一是无奈,二是朱由检的年纪也确实“大”了。

藩王之中,从未有二十还没有婚配的存在,因此便答应了下来。

朝鲜不是个例,各国实际上都在准备,哪怕西域叶尔羌这种名义朝贡的汗国都送来了西域的秀女。

外藩秀女六百二十七名,国朝自然不能太差。

况且,朱由检的正妃只能是大明女子,因此哪怕规矩在前,张嫣和刘太妃也没有办法,只能破例。

“九百名如何?从天下选拔,最多七月便能尽数进京。”

坐在主位的刘太妃和张嫣沟通,张嫣闻言也没有什么拒绝的理由,不过她还是记得朱由校的交代,因此说道:

“九百名里,只允给勋贵文臣三百名额,剩余六百从各府选拔。”

“不错”刘太妃性情敦和,知道张嫣的话实际上便是皇帝的意思,因此没有拒绝。

二人商量了一下,随后用太后的印玺写了懿旨,将懿旨发往了内阁。

这份懿旨送抵内阁的时候,当夜文华殿班值的内阁、六部、六科、都察院、五司等上百名官员都下意识的攥紧了手。

诸党等了十年的事情,总算来了

第二章晚一点,九点半左右更新

本章完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