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四百零二章 明莫战争(4)

四营兵马抵达前线。

明、莫两军在戈达瓦里河对峙,明军经过战斗减员,在三月末依旧保持着四万八千人的军队,持有三万五千燧发枪和三百门燕山十斤火炮,五百二十五门五斤炮。

米尔扎麾下的莫卧儿军队虽然也遭遇了战斗减员,但总人数一直保持在十一万五千左右,持有两万火绳枪和二十门三十二磅加农炮,以及二十四磅,十八磅,十二磅,六磅等大小七百门火炮。

从火器来看,莫卧儿军队口径大,但数量不如明军火炮,至于火枪上,明军更是稳稳占据上风。

只是,在短兵和骑兵上,明军明显处于弱势。

莫卧儿尚有两万短兵和三万骑兵,而明军只有一万燧发枪骑兵。

兵力上米尔扎占据优势,而地理上双方差不多。

米扎尔虽然居高临下,但明军有戈达瓦里河作为盾牌,并且在土木工程上,明军的建设能力首屈一指。

先前的阻击战中,米扎尔麾下的莫卧儿军队就在明军的各种土木防御上吃了苦头,折损了五千人马。

因此总的来说,戈达瓦里河前线战事的情况,大概是七三分,莫卧儿军队占据七成优势,明军占据三成。

至于后勤辎重这一块,明军主要是走海运,随后转河运来给前线运送各种物资。

由于本土战船的不行,莫卧儿的军舰几乎都躲在自家港口内,不敢跨出港口,生怕被海上那总吨位高达近百万吨的大明海军和皇店武装商船击沉。

无法通过海上补给,米尔扎只能依托陆地上的民夫。

为了维持前线的十一万军队,米尔扎招募了二十六万民夫,而比较他们,北方明军的民夫数量只有不到六万人。

这六万人都是已经被平定的坦焦尔土人民夫,他们信仰印度教,在宗教的“大是大非”上,他们选择帮助明军对抗清真。

当然,仇视明军而阳奉阴违的人也不在少数,但往往被发现后都会成为一具尸体。

因此在北方战线的后勤问题里,莫卧儿军队的后勤压力远远大于明军。

这样的局势下,想要强攻不是不可以,但莫卧儿军队会损失惨重,而米扎尔手下有五大苏丹国北逃的臣子,他们带来了许多南边的情报。

他清楚明军在南方还有五万负责围剿叛军的军队,而海上更是还有四万多精锐水兵。

一旦双方开打,或者各地抽调兵力,重兵集结戈达瓦里河战线而导致后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