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有点多了。
这种死伤数量放在天启三年以前十分正常,但大明已经多年没有出现,在一年之内死伤万人的数目了。
“一万五千人”
朱由检呢喃着,心里叹了一口气,嘴上也不由说道:
“也不知道他们又是谁的孩子,谁的父亲,谁的夫君”
“战死海外,最后只能火化回家,这点是孤和大明对不起他们”
朱由检的话让王承恩手头举动顿了顿,不过好在甲胃也穿完了。
旁边的宫女将头盔递给了朱由检,朱由检接过后夹在了腰间,右手搭着腰间的佩刀,英姿勃发。
“走吧”
感叹完后,朱由检走出了长春宫,但嘴上却一直在做出一些安排。
比如将阵亡将士的遗孤送到北直隶,官学免除一切费用,包括书本费和日常吃饭、纸笔等等都由朝廷出银子。
还有就是颁发牌匾,用朱由校所写的“功臣之家”四个字开拓匾,用这个牌匾来证明将士遗属的家庭。
除此之外,各地集镇也要树立起“功德碑”,将当地有功将士的名字刻上去,由集镇皇店负责每年祭拜。
朱由检只提出了这几条,并没有再提出免赋税的政策。
因为他从锦衣卫的调查里看到过,一些土地众多的士绅豪强在知道战死有免赋税的政策后,便会送家族之中一些无能子弟上战场送死。
同样是阵亡,普通百姓家里免赋税,朝廷只会损失不超过百亩土地的赋税,而士绅豪强的免赋税,那对于朝廷来说无异于全年无收。
若是说限定田亩,这又无异于是在增加基层官员工作量。
眼下大明官员数量合计五十三万不到,用这么点人还想细致化税收是不可能的。
大明眼下的税收基本都是粗糙化,能垄断的就垄断,不能垄断的就粗糙收税。
这样的粗糙化管理反而让大明这个老迈的制度可以进行,一旦创造出更多繁琐规则,只会给士绅豪强空子钻。
说完了一切,朱由检他们也来到了大定宫门口,而门口的数百骁骑卫正在等待朱由检的到来。
在他们面前,身着甲胃的朱由校正骑在一匹红色汗血宝马的马背上,旁边还有一匹黑色的汗血混种马。
“弟弟快些,马上就要午时了,猎物都要去喝水去了。”
朱由校等了朱由检许久,见到他后连忙挥了挥手,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