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取代传统铜钱,才有资格谈纸币,因此他对王承恩交代道:
“铸币厂和银行的事情得慢慢来,告诉李长庚,北直隶的银行暂时不要启动,继续积攒新币。”
“另外,铸币厂的机器需要不断添加,五年后要达到一千台铸币机!”
“一千台这”听到朱由检的话,王承恩面露难色:
“殿下,三年后六个蒸汽机工厂才能达到最大产值,三年时间里,能用于工业的中型蒸汽机恐怕不足四千台。”
“四分之一用于铸币,那其他各业便只能均分三千台了”
王承恩没继续说下去,因为说白了就是按照这么分,那御马监的许多工厂会达不到朱由检预估的产值。
不过对于朱由检来说,经济问题大于一切,大明如果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货币霸权体系”,那不管市场再怎么大,最后都是为别人做嫁衣。
其他工厂的产值不够,那很简单,便是不断的建设蒸汽机工厂就行。
“既然不够,那就增设蒸汽机工厂,将除了铸币厂以外,预备发往各衙门的工业蒸汽机都截留下来,送往工厂来生产蒸汽机。”
“六座工厂一旦预备投产,立马从金银库拨银子,再修建工厂。”
“我大明广袤,岁产九千台蒸汽机连北方都满足不了,何谈满足天下?”
“十年之内,我要看到大明的蒸汽机工厂,岁产三万台蒸汽机。”
岁产三万蒸汽机听着很多,但对于大明来说却规模很小。
按照比例,也不过是每年两千多蒸汽机船和火车,以及六千多台工业机械和两万台农业机械罢了。
这些机械或许能让一省之地进入工业时代,但对于坐拥两京二十省的大明来说却太慢了。
除非军备院能弄出内燃机,但那有些不太现实。
在朱由检比较了解蒸汽机的情况下,大明花了十年才弄出可以作用于农业、工业的蒸汽机,那朱由检不了解的内燃机,又需要多少年的时间?
眼下的大明看似科技强大,但实际上是建立在一个浮萍之上,随时都有可能倾倒。
除非大明的基础物理和化学、数学等学科能达到十九世纪的素质,不然光凭眼下的人员素质来研究,或许要到朱由检死前才能看到内燃机。
全民基础教育是强国的政策,也是强科技的政策,大明必须改变思维,重视起自以为的“奇淫巧技”,才不会被未来的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