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五章 骄兵悍将(6)

的火炮让炮兵替换。

之所以没有把全部火炮拉上来,是因为明军较为专业的炮兵数量太少。

从天启七年以来,明军炮手就是按照一个兵家学府军官外加四个熟练炮手搭配。

火炮的弹道学需要应用到数学,这点对于许多仅凭经验的老炮手来说有些邪乎。

这种时候,军官便会教导手下的四个熟练炮手,这种一带四的情况已经持续了三年,但明军合格的炮兵数量依旧不多。

一千六百门火炮,这不是小西洋明军的极限,却已经是小西洋明军炮手的极限。

在他们手中,燕山火炮不断地发出轰鸣声。

莫卧儿军队的加农炮在半个时辰里只能射出六轮,而明军却能射出十到十二轮。

加上火炮数量比对方多了四百门,因此从西高止山脉到东边的亚南,近二千四百里的漫长战线上,明军每道防线都能依靠火力来压制莫卧儿军队。

看上去只有四百门火炮的差距,但实际上双方的火力差距接近两倍。

莫卧儿军队根本不敢像明军这样,不顾火炮寿命的狂轰乱炸。

正面战场保持住了优势,这种时候就需要从侧面和敌后创造战场了。

因此在反攻打响的第三天,戚元辅便找到了黄龙:

“都督,眼下正面的战线,我军已经压制南虏,不过敌我两军都是依靠河谷建立防线,谁想要进攻就得面对敌军居高临下的压制。”

“因此,末将建议,请海军十二卫的兄弟袭击敌军后方的苏拉特,维沙卡帕特南。”

“同时,调动小股海军力量进入默哈迪那河和讷尔默达河,形成一种我军要在德干高原打出大面积迂回歼灭的假象”

“米尔扎心里早就心虚了,他并不敢和我们硬来。”

“末将估计,只要我军形成这种假象,南虏会立马摇摆不定,如果南虏的杀家虎(沙贾汗)不继续派兵增援,那米尔扎应该会放弃讷尔默达河以南,退守温蒂亚山脉。”

“届时,我军就可以恢复到去年腊月时的战线。”

戚元辅毕竟是从泰昌元年就练兵的人,与建虏血战、又平定交趾,在陆战的思维上,他甚至优于黄龙。

尽管他不如他大哥戚元功,也不如他父亲戚金,但对付米尔扎足够了。

米尔扎根本没有海权意识,或者说他有,但是莫卧儿的海军不给力,因此莫卧儿广袤的海岸线就成为了他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