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朱由检有龙阳之好了。
文官虽然不恐怖,但文官的嘴巴和笔却能让许许多多雄才伟略的人头疼。
事实上市面早就流传着朱由检有龙阳之好的造谣,并且盛行于江南。
如果不是张嫣等人听闻这造谣,也不会一口气为朱由检选五妃、六妃。
文官们造不了朱由检其它谣言,也只能杜撰这种谣言了。
不只是江南,还有云南,泰宁三府,南州,旧港,交趾
总之充满了流放文官的地方,便有朱由检的各种谣言。
这些谣言,锦衣卫也曾告诉过朱由检,但他往往会让人搜集,自己看过后一笑泯之。
文官往往对那些他们对付不了的人诽谤造谣,能对付,能湖弄的就夸为圣贤之君,仁爱之君。
朱由检心里早有准备,反正他不在乎虚名,那群败者爱如何便如何吧。
“弟弟何时前往房山?”
朱由校很快从愧疚的心理走了出来,甚至对王承恩询问。
“殿下说过几天,没说出具体的时间,应该是殿下自己也不确定。”
王承恩回忆了一下,接着回禀,而朱由校闻言也微微颌首。
“弟弟的话我记住了,你让人去转告弟弟,内帑会每年会调三十万两给惠民药局,让弟弟不用担心。”
“至于今年,便由内帑再添一些,给大婚凑个整数,五十万两吧。”
说罢,朱由校接着补充道:“此事不容商讨。”
“奴婢领旨”王承恩松了一口气,心想事情终于敲定了。
应下后,他等了数秒,直到确定皇帝没有新的指示,他才躬身作揖,随后转身下了马车。
他带御马监的人朝着京城踏向返程,而威严的天子行驾也继续向着房山驶去
一兄一弟,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只是那不断从京城发出的消息,让各方人马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经略,若是殿下对北用兵,那咱们怎么办?”
九月中旬,当北方的消息传到云南,永昌临时经略府内,洪承畴老神在在,而木懿略带担心。
这个时节的云南依旧风和日丽,气候如春,只是木懿的心里却动荡不堪。
眼看着府道即将修抵西南边关,平缅战争即将爆发,功绩即将到手
结果这个节骨眼上,齐王却要亲征建虏,发动天启年间第三次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