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二章 残暴嗜杀(2)

末财源枯竭、入不敷出的情况下,他能精心协调、精打细算,支撑明朝财政近十年,并且不像一般的官员一样,只懂得征税而不体恤百姓。

不得不说,像他这种清楚向谁征税,向谁免税,还敢于提出建议的官员,是晚明官场的一个奇迹,这也是朱由检记得他,并重用他的原因。

算起来,毕自严到户部已经有四五年的时间了,而这期间他做的确实让朱由检很满意。

百姓受灾的时候他会按照朱由检说的筹措粮食,准备粮票。

需要行军打仗的时候,他会提前统筹钱粮,确保钱粮提前运抵前线,不让将士饿肚子。

战事不紧张的时候,他会建议暂停战事而休养生息,使小民有升斗余财。

如果朱由检筹措了足够的钱粮,他又支持朱由检向外开拓的政策。

他不结党、不营私、不贪财,知小民困苦而上奏,是个难得的好官。

只是人无完人,而朱由检经过燕山、齐王党、御马监、锦衣卫的腐败桉件后,对谁都有些多疑。

因此他有时候在想,毕自严到底是演出来的,还是他的缺点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

“四川的新政,明年开始恢复征税,按照户部的估计,四川若是没有灾情,能收上来八百万石田赋吗?”

朱由检对于想不通的事情,往往是暂时搁置,眼下也一样。

搁置了毕自严的问题,他的目光就放到了四川的新政上。

四川新政上的奏表上,李邦华是明确保证不遇灾情,可收八百万石田赋米麦,但朱由检对此保持怀疑。

他想看看毕自严是怎么想的,因此特意询问。

对于他的询问,毕自严沉吟片刻,紧接着作揖解释:

“下官以为,八百万石应该是不成问题,可前提是粮食的亩产不能减。”

“但殿下您也知道,用燕山教材的话来解释,小冰河期下粮食减产是正常的,而四川此前亩产大概率是两石六七斗,今年据传只有两石”

毕自严顿了顿,看了一眼朱由检的表情,发现没有什么变化后才继续说道:

“按照这粮食亩产,以及新政规定的十赋一,那明年的田赋,恐怕在六百万石左右。”

“不过四川百姓不过四百三十万人不到,当地所需也就三千七八百万石米麦,因此除了六百万田赋粮外,朝廷还能在当地购存上千万石米麦。”

毕自严很清楚朱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