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二章 风雨前的平静(2)

的情况下,一般会被收拾得很惨,所以她也不敢顶撞袁禧嫔。

袁禧嫔见状会心一笑,随后将文册递给了杨媛爱:

“今岁要出府多少人?府内又有多少?开支多少?”

她在学习如何管理王府,杨媛爱也乐得把权力交出去,因此回禀:

“出府七十三人,她们走后,府内还有二百三十五人,每人月俸是九百文,府里每年俸禄加奴婢膳食的支出三千两,若是加上内廷庖厨便是一万二千六百两。”

“外廷庖厨是一万二千两,内廷还有四局,四局开支是一万一千两左右,府内每岁开支基本是四万五千两到五万两左右。”

“怎么开支这么大?”听到齐王府每年的开支居然需要五万两,六妃都有些吃惊。

哪怕是勋府出身的卫平阳也吓了一跳,因为宣城伯府每年支出也不过三千两银子。

面对她们的吃惊,杨媛爱波澜不惊的回禀:

“去岁基本是二万两左右,但今岁六位娘娘入了内廷,绫罗绸缎,首饰金银,加上月钱之类的支出,便多了二万五到三万两银子的支出。”

“不过殿下说过,内廷支出不用节省,六位娘娘不必担心。”

“这殿下的年俸有多少?”周素洁有些接受不了这么大的开支,好奇询问。

“今年涨了些,差不多十九万两银子了。”杨媛爱回禀,并且也不觉得很多。

她毕竟清楚内廷的内帑岁入,相比岁入三四百万两银子的内帑,齐王府确实算是有些贫穷了。

朱由校也曾想为自家弟弟加些俸禄,但只给他加,不给其它品级的百官加,有些不太合适。

因此这十九万两银子的俸禄,已经是朱由校把各种文散阶、武散阶、文勋、武勋、官职等各种官职称号加上去的结果。

当然,即便如此,齐王府还是很“穷”。

这倒不是说王府很穷,而是朱由检过的比较“穷”。

在六妃没有入府前,朱由检一个人,每年的膳食银也才六百两银子,而六妃入住后,他们夫妻七人的膳食银便飙涨到了五千六百两。

六妃的膳食银,每年基本在二千两,倒是朱由检因为常去“蹭”饭,膳食银下降到了二百两左右。

“这支出太高,各宫的膳食,我看每顿饭多有浪费,为了王府节约些,五宫缩减一千两的膳食银,长寿宫缩减一千五百两吧。”

袁禧嫔看过五宫的膳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