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五军都督府的奏疏,打开户部奏疏。
曹化淳见他打开户部奏疏,也连忙继续说道:
“入冬以来,北方粮价都涨了不少,基本涨了两成左右,比毕尚书估计的还要高。”
曹化淳说到了毕自严的估计,但实际上是在说毕自严和朱由检的估计。
为了北伐和赈灾,朱由检和毕自严估计北方的粮价会上涨一成,但事实给了他们响亮的一个耳光,北方的粮价上涨了一成到三成不等。
“毕自严怎么说?”朱由检面色平淡,曹化淳连忙回应:
“毕尚书想对山东、河西、朵甘、河南这四省雇工,提前在四省进行路基建设,以此来缓解百姓负担。”
提前雇工,提前建设,说白了就是变相的“以工代赈”,只不过山陕之地是不做,百姓就会饿死,而这四省是不做,百姓就得挨饿,但不会死。
雇工的工钱算是给广大农民和底层百姓一份工作,让他们不至于在春种后,秋收前饿肚子。
哪怕只有六个月的工钱,也总比在家挨饿等着要好。
“工价多少?雇工几何?”
“每日十五文,每省雇工三十万,工期六个月,预计要发五百万两银子的工价银和材料银。”
朱由检询问,曹化淳回答,并且为了让自家殿下更了解,他还说出了大概要拨发的银子数量。
对此,朱由检想了想今岁的朝廷岁入,有些焦虑:
“朝廷的存银足够发吗?”
“卖了粮食赈灾山陕后,应该是够的,从今岁”
曹化淳说着,也给朱由检大致说了一下朝廷的财政情况。
今年的岁入里,三千多万两的现银还在存着,等待正旦节大朝会后发俸禄,但缺口还在。
因此在秋收后,朝廷的田赋米麦和军屯米麦就分别运往了山陕和江南来进行平抑粮价。
那六千多万石米麦,目前已经卖了一半,收上来了一千六百多万两银子,后续应该还能收上来一千五百万两。
第一批已经卖出的粮食银,目前拨给了工部一千万两进行路基建设,存入太仓准备发放俸禄一部分,可调动的还有二百万两左右。
不过等到开春,后续的银子应该能收上来三分之一,但估计都要用在四省的以工代赈上了。
也就是说,算上后续的银子,明年元宵节后,国库的存银会在一千二百万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