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之地被拿下,殿下又新设三省,估计接下来就是要移民实边,加强朝廷对三省的统治了。”
“齐国那边,我估计等消息报上去后,殿下会先派出一批机械和兵马,领兵的人不是我就是黄龙,不过大概率会是黄龙。”
杨文岳分析的不错,朱由检确实比较青睐于杨文岳,因为他治理瀛洲很不错,但黄龙对于大明的不安因素太多了,把黄龙派往齐国,更适合朱由检治理大明,也更适合朱由检日后就藩。
在齐国没有人约束黄龙,而他又忠心,不会反对朱由检的政策,并且他又知兵,以他的能力对付黄台吉、努尔哈赤可能不行,但是对付南北亚墨利加的欧洲人,简直可以说是碾压。
至于杨文岳,朱由检更青睐于让他维持南直隶到瀛洲移民航道,作为大明移民齐国的重要中转站。
“好了,你这两日把所见所闻写给殿下吧,为父也不打扰你休息了。”
杨文岳下了逐客令,杨炳文闻言知道自家父亲有事和曹鼎蛟说,因此没有留下,而是起身作揖行礼后离开了书房。
果然,在他走后,杨文岳便对曹鼎蛟询问道:“那些劳工还剩下多少?”
“今年开春以来,镇压了十七场叛乱,劳工人数骤降到二百三十二万了。”曹鼎蛟回应着,但也解释道:
“秋收过后,粮食基本是够吃,估计叛乱能停下。”
“嗯移民呢?”杨文岳有心培养曹鼎蛟,不管日后曹鼎蛟是留在大明还是前往齐国,都对他们杨家有好处,尤其是这次曹文诏和曹变蛟两人在北山大放异彩,更是注定了曹家会成为天启朝的新生勋贵。
“开春以来三个月,迁移了九万六千多百姓到南岛府,这么看来,今年的移民估计不到四十万。”
曹鼎蛟已经开始学习政务管理,杨文岳听后微微颌首:
“今年国朝南方没有什么太大天灾人祸,迁移人口少是正常的。”
“文儿虽然回来了,但从他带回的消息来看,殿下今年应该不会组织百姓迁移,而是会迁移一部分兵马去北亚墨利加,但估计数量也不会多,应该不会超过一卫兵马。”
“不过从明年,或者后年开始,殿下应该就会不断迁移百姓前往齐国了。”
“北州府的开发得加快速度,瀛洲的耕地数量需要在天启十五年以前达到五千万亩耕地。”
“是!”听到杨文岳的话,曹鼎蛟点了点头应下,而杨文岳也端起茶杯询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