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三章 兄弟见面(1)

“留下了?”

“是留下了另外殿下似乎也有意要准备齐国的就藩建设了”

天启十一年四月二十三日,当大定宫内处理奏疏的朱由校顿了顿手中朱笔,略带纠结的抬头,跪在地上的崔应元也低着头回答了他的问题。

杨炳文的回归,带给了大明的政治斗争一个不确定因素,那就是朱由检的就藩问题。

这个从天启二年就拖到了现在的问题,是朱由校一直在避免的问题,但也是朱由检想着大明走上正轨后,一定要执行的问题。

以身作则

如果朱由检都不就藩,那么日后的藩王是不是也不用就藩?

如果朱由检可以擅自用大明的资源来扶持齐国,那是不是代表日后的皇帝也能这样来帮持自己想要帮持的皇嗣藩王。

朱由检自己以身作则,才能让规矩立起来。

不管是拖拉机还是其它的什么,齐王府都必须出银子,哪怕用成本价。

这不是贸易问题,这是礼法问题。

好在,眼下的齐王府是天下最有钱的藩王府,别的不说,按照明军的奖惩制度,这次北伐的赏银里,朱由检自己就能拿一成,也就是一百七十万两银子。

这银子拿去移民,能迁移三十四万人,拿去买机械,可以买一千七百台拖拉机。

这还只是赏银,要知道齐王府里,上次大婚的礼单可是列了好几本,各边疆大臣、将领送来的礼单,前前后后高达四百多万两银子。

就眼下齐王府积攒的金银来说,完全可以在迁移三十几万人的同时,再购置三千台拖拉机去齐国开垦荒地。

这份财力,其它藩王府可没有。

因此,不管是从银子,还是从其它的各种,朱由校是没有办法阻拦朱由检的。

他不让朱由检迁移,那就是破坏了大明的宗藩体系。

除非朱由校愿意看着日后宗藩体系不按规矩来,不然他就得按规矩办事。

他大概算了一笔账,以自家弟弟的俸禄和眼下积攒的金银,以及未来打仗的赏银,顶多十年,他就能积攒足够两百万人的迁移银。

两百万人,如果都是男丁,那么与北亚墨利加的土着女通婚,那么不用十年,齐国的人口就会达到四百乃至五百万。

朱由校并不畏惧齐国强大,他担心的是齐国建设的越好,自家弟弟就藩的时间就越快。

“万岁殿下就藩对您来说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