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
所有的府名和县名都是采用的战国时期齐国所有城邑的城名,这也附和了藩王礼制,并且也省去了取名的难题。
总的来说,京兆省基本囊括了后世雷德河以西的大部分疆域,可以耕种、放牧,虽说不如东海岸,但对于未来十几年的齐国来说,这块地方足够用了。
除了这块沙盘,不远处还放着两块同样三丈的大沙盘,分别是京兆府王京的沙盘,以及整个南北亚墨利加的沙盘。
齐王京城从内到外,分别由宫城、王城、内城、外城四重城垣构成,在钟灵毓秀的西海岸山水之间建造,城墙蜿蜒盘桓达九十九里,占地约三十四万亩,分为一百三十五坊市,足够容纳两百万人在其中生活。
当然,这么大的城池,自然是不可能一口气建造起来的,因此它的建造周期分为四十年,分为四期。
黄龙他们去的时候开始第一期建设,宫城占地二千六百亩,预计五年时间建造起来。
建造完成后开始第二期,第二期也是为五年,王城占地一万两千亩,也是预计五年时间建造起来。
至于建造之后的第三期内城,这次的时间将是十年,因为内城占地九万多亩,足够容纳六十万人生活。
最后的外城则是工期二十年,占地二十二万余亩,足够一百五十万人生活。
总的来说,以当前的物价来说,齐王京的造价在一千二百多万两,平均分下来,每年支出三十万两,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收回成本也需要几十年的时间。
整座城池铺设水泥路面,用水泥和砖石城墙,房屋也是水泥砖石加木质结构,所有房屋统一由齐国工部建造。
这样的一座城池,估计朱由检漂洋过海过去的时候,只能看到王城或者内城,等他垂垂老矣的时候才能看到整座王京的完工。
朱由检的本意是建造容纳百万人生活的王京就足够了,但这个本意被朱由校给否决了。
按照朱由校的话便是:“国库不能动,但内帑可以动,为兄有生之年,每年从内帑给你拨三十万两银子建齐王京。”
三十万两银子,这对于收入逐步被限制在三百万两左右的内帑来说也是笔不小的开支,以朱由校现在的身体情况,恐怕活到六十不成问题。
也就是说,基本上齐王京近九成建筑都是由内帑出银子修建的。
朱由校在这方面很大方,但在对于齐国移民的事情上就抠门许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