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那孙伯雅给殿下灌了什么迷魂汤,看他那模样也不像巧舌如黄的人,怎么”
看着沙盘,洪承畴摇了摇头。
虽说他战功赫赫,文治也足够亮眼,完全可以把孙传庭甩在身后,但朱由检对他的态度,总让他觉得他不如孙传庭。
“打完这一仗,等我打完这一仗,治理好了麓川,登阁的机会便来了”
抚了抚须,洪承畴不免有些高兴,但就在他高兴的时候,门口却走进来了一名参将。
“经略,这是经略府送来的邸报”
参将双手将陇川的邸报送来,这让洪承畴有了不好的预感。
邸报这种玩意,在陇川时他都很好看,经略府的官员都应该清楚才对。
现在陇川的经略府让人送来这邸报,除非有什么事情牵连到了他。
想到这里,洪承畴接过了邸报,一目十行的扫视了起来。
果然,他这一扫视,很快便发现了邸报上的几条重要消息。
齐王府的齐王妃和周平妃有喜了,孙传庭被复起了,传旨太监是王安
洪承畴将两件重要的事情做了一个轻重对比,发现事情最重的是齐王府,其次是孙传庭被复起,第三是传旨太监的人选。
齐王府的两个妃子有了身孕,不管能不能生下男嗣,这个消息就已经足够让大明政治动荡一次了。
这一点,从孙传庭被复起,传旨的太监是王安就能看出。
孙传庭是肯定会被复起的,但不应该是皇帝派人复起,而应该是齐王。
皇帝之所以派人,原因是什么?说白了就是因为感觉到了自己的位置不稳,因此要对重臣下旨来以示威严,表示皇帝的权力和威严还在,重臣还有人听皇帝的话。
什么是重臣?即能领兵打仗,并且有着过人战功,在军中有牵连,在政治上又展现出能力的人,这才配叫做重臣。
整个大明朝,能配得上这几个字的,就只有齐王、熊廷弼、洪承畴、孙传庭这四个人。
袁应泰和吴阿衡、杨文岳三人都不行,因为他们在军中的脚跟是站不稳的。
袁应泰不用多说,他在辽东负责的,主要是后勤这块,这就注定了他在正面战场和战兵体系中是没有班底的。
至于吴阿衡和杨文岳,他们两人之中,吴阿衡是彻底的没有班底,但这不是说他不行,而是他不能有班底。
吴阿衡是齐王府后妃之中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