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五百章 西南出海口(6)

“前期的投入差不多二十万两,后续教习俸禄每年六十万两,官学庖厨和维护的支出约每年三万两,因此稳定后是六十三万两。”

成德说完即退下,朱由检则是看向了工部尚书温体仁:

“麓川之地,我准备设置十二府,六十县,其府道、县道需要支出几何?”

“以当地地势来看,成本会比云南低一些,略高于四川,具体要看各府、县位置,但总的来说不会超过云南的两万里,造价不会超过七百万两。”

“修从陇川直抵南部沙廉,又从妙当至周国,从沙廉至清迈,合约多少?”朱由检再问。

“这”温体仁被问住了,只能作揖道:“铁路得实际勘察才得知,如果里程不超过五千里,那造价应该在二千七百万两左右。”

“城池修葺呢?”朱由检知道温体仁和周延儒是两大癞蛤蟆,不戳不做事,因此紧接着询问。

“按照十二府六十县,约三百集镇的标准,大概需要一百二十余万两。”

温体仁答完了他的问题,见朱由检不再询问,便躬身退回了位置上。

至于朱由检,他则是看向了毕自严:

“毕尚书,你应该都听到了,官学、铁路、府道、县道、城池修葺等各项预算不低于三千六百万两,以你的预计,麓川之地需要多久才能赚回来这么多银子。”

“另外,麓川可以自己承担多少?国朝又要帮忙分担多少?”

毕自严毕恭毕敬的聆听朱由检的问题,在他说完后这才作揖,当着百官的面说道:

“洪经略那边,暂时还没有将麓川的文册账目送来,按照北镇抚司的估计,麓川应该有田亩三千余万亩,人口六七百万。”

“按照新政来办,应该能有四百余万石田赋,商税不明,但是按照同等人口的交趾来看,只要皇店在麓川开办,应该能有三百万两的岁入。”

“这两者加在一起,直接的商税和皇店收入,加田赋,约能解决五百万两。”

“工部的预估如果是分年来说,麓川八年时间就能自给自足解决,不过如果加上当地布政使司的问题,麓川需要十年才能自己解决,而铁路不可能等这么久。”

“加之官学没有算上后续移民的读书问题,老夫认为,麓川的建设,可以以麓川出六成,国朝出四成,每年投入五百万两银子,约八年结束。”

毕自严把话说了个清楚,差不多就是麓川的洪承畴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