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五百零二章 一路向南(2)

果然,听到火车的价格,李张氏失声喊了出来,李大寿也有些咋舌。

“坐马车都需要三十文呢,骑马的马料就得五十文,也还好吧。”

李定国笑着起身,一边干活,一边回应。

“从京城到燕山就得一百二十六文,去交趾恐怕得好几两银子吧?有去陕西远吗?”

李张氏虽然嫌贵,但还是好奇的询问,毕竟她这辈子走过最长的路,就是从延安迁移到燕山。

“远多了,差不多八千里吧,我们三个人加上弟弟妹妹,来回估计得二十几两。”

“不过也不用那么多,我听曹秉笔他们说,军备院的蒸汽轮船已经有眉目了。”

“到时候我们坐火车去天津,然后从天津坐船南下,估计也就十几两银子。”

李定国侃侃而谈,但李张氏却打趣道:

“我的小祖宗,你怕是不知道十几两银子够我们一家人干嘛了。”

“够干嘛也不耽搁,反正小子出银子带你们去。”

李定国笑着说,李大寿也帮腔道:“十几两银子,去去也没事。”

倒不是李大寿舔着大脸啃儿子,而是他们李家开垦了不少田地,加上许多村里的人迁移去了北边,村官所也开始给他们重新分了分地。

现在的燕山县分田标准是一人十二亩,因此李定国家里一家五口,一共有六十亩地。

虽说没增长多少,但由于新政的颁布,原本他们家需要按照军屯田缴纳十赋三的赋税,现在只需要缴纳十赋一。

尽管小冰河大旱导致降温,燕山土地的亩产降低,但六十亩地也能产出五十几石米,交了十分之一的田赋,像李大寿他们还能剩个四十八九石。

除了留给自家吃的,剩下的卖给皇店后,差不多能收入二十两银子。

李家迁移来燕山也好几年了,李大寿自己也攒下了不少银子,虽说十几两银子花出去肉疼,但咬咬牙也是可以的。

当然,这主要还是李大寿觉得日子越来越好了,说不定以后能赚的更多。

“你疯了?那可是十几两呢!”李张氏走上前来瞪了李大寿一眼,但李大寿却吧唧道:

“这村子就只有八十多户了,照这样下去,恐怕再过几年,便只有五十几户了。”

“五十几户分这几千亩地,估计之后家里每年能赚得更多,十几两花了也就花了”

“是啊娘!”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