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五百一十九章 北方大旱(7)

同每天要迁移好几千人,以地方衙门的情况,恐怕早已忙得焦头烂额了。

这种时候还凭着铁牌才能乘车,那就是逼着百姓走路去东北。

眼下是五月,坐车去还好说,最少能在冬季前安顿下来,但如果走着去,那等走到东北的时候都已经晚秋乃至冬季了。

那个时候去东北,不是被饿死就是被冻死。

朱由检相信迁移也是有上限的,三省的水田数量在那里放着,旱情虽然严重,但顶多就是让旱田变得更旱,水浇田变旱田,水田变水浇田。

以三省的水田规模,即便退变为水浇田,也能养活不低于一千万百姓。

加上明年旱情会有一个缓冲期,想来等到明年,局势不会如眼下那么糟糕。

“关外三省的人口如何了。”

“漠东已有二百六十余万人,北山不变,东海二百七十余万人,还有二十几万在路上。”

朱由检询问,毕自严回答,二人的话直白简洁,但也充斥着许多问题。

不算北山和辽东,漠东省和东海省的耕地面积只有八百四十余万亩,而由于小冰期,当地的粮食亩产仅有七斗。

眼下两省的人口虽然是五百六十万,但以关内旱情的情况来看,两省人口在年末突破六百万人口并不奇怪。

以大明赈灾的口粮来说,大口三斤,小口一斤半,那这六百万人的口粮最少得两千二百万石,才能保证他们有力气开垦并且活下去。

然而,漠东和东海省的耕地只有八百四十余万亩,亩产七斗,继而两省总产不过六百万石不到,剩下还有一千六百万石的缺口,朱由检得去哪里找?

“今年瀛洲和旧港、交趾能分别挤出多少粮食。”

朱由检询问毕自严,毕自严做足了功课,也知道朱由检会询问这三省,因此看着笏板上的三省布政使司推算数额说道:

“瀛洲能挤出八百万石已经是极限,交趾能挤出一千万石,旧港能挤出一千三百万石,不过近年来,交趾的粮食一直供应南方各省,加上此次江南洪涝,恐怕难以抽调。”

“至于旧港,其粮食虽多,但距离北方过于遥远,恐怕不等粮食运抵北方,便早已发霉腐烂了。”

“唯一的办法是把旧港粮食运往交趾,然后额外从交趾当地购买粮食运往广东,将广东粮食运往南直隶的同时,从南直隶买粮运往辽东旅顺。”

“这样一来,每个地方的粮食都只需要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