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翻阅着手中的书籍,陆文昭也连连称是。
不过在他说完,朱由检却又看向了沈炼三人:
“小西洋、南昆仑、齐国,这三地需要三个锦衣卫佥使,你们三个有意向吗?”
“回殿下,臣等遵从殿下安排!”
沈炼三人没有过多的话,毕竟他们知道朱由检心里实际上早就有答案了,因此问出来不是询问他们,而是看看态度。
“那就退下吧,在外廷休息休息,等会一起吃个饭。”
朱由检摆手示意他们退下,但还是准备留他们吃饭。
“是”陆文昭等人闻言纷纷松了一口气,紧接着老实退出了承运殿。
这一过程中,王承恩一直以旁观者的身份观看,直到陆文昭他们彻底离去,王承恩才主动开口道:
“殿下,听闻近来顾秉谦、袁可立身体大不如前,而眼下已经是天启十四年了,那孙传庭和洪承畴”
王承恩的话让朱由检上了上心,不由将书合上,把书放到了书架上。
“先让人去看看,看看他是装病还是真的生病。”
对于顾秉谦这个身在顾党,心站墙头的家伙,朱由检并不在意,他有些在意的是今年以来袁可立生病的事情。
尽管政见不同,但袁可立这个人的能力和品德,朱由检还是由衷钦佩的。
他确实需要内阁让出两个位置出来,但眼下还不是时候。
走下梯子,回到椅子前坐下,朱由检开始处理奏疏,王承恩见状也没有打扰。
陆文昭的回归只是一个插曲,对于朝政来说,他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真正影响天下的,是伴随着官学第一届学子毕业后的财政压力。
由于官学的第一批学子年龄从七岁到十五岁不等,因此这一年级的学子可谓人员繁杂。
官学两千万学子,仅仅这个年龄阶段的学子就占据了六百万人。
随着他们毕业,官学的基础支出也从二百多万两,骤降到九十六万两,为朝廷省了不少银子。
这六百多万学子,年纪大的在去年参加了恩科,年纪小的则是直接考府学。
大明的府学一共九百个,对于学子们来说,它们在初学收取书本费的基础上,征收了三百文一学期的学杂费。
尽管看似不多,但还是有的家庭觉得不划算,毕竟他们的孩子大多都十七八岁了,也到了该娶妻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