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五百二十二章 荆棘(2)

富且变化无穷,形成“迷宫式”建筑群,是一座大明典型的南方特色的家园林。

杨炳文走过来了许多小院,它们的布局各不相同,但总体来说内雅外秀、形制规整、布局灵活、空间丰富、层次渐进。

整个坊市的民居在丰富的形式中包容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是大明建筑文化与齐国气候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这些院子占地都不小于三分吧?”杨炳文站在一处院子里,不由感叹。

“确实是三分院子(184平)。”金铉含着笑意点了点头,杨炳文闻言也苦笑道:“这院子放在大明,便是一些秀才也住不起。”

“那是以前了”金铉吐出一口浊气,笑着应道:“反正开荒开出那么多木材,而且劳改工只吃粮食,不废银钱,这些院子造价也不过就是几石米钱罢了。”

“那倒也是”杨炳文微微颌首,算是认可。

二人走出了院子,走在空旷的朱雀坊内,望着空荡荡的坊内,杨炳文也好奇问道:“这些民居,你准备了多少?”

“四个坊市,约两千民居,容纳一万移民不成问题。”金铉回应着,同时又说道:

“不过按照你我刚才的推断,恐怕这些民居要闲置两三年了。”

“倒也不会”杨炳文摇了摇头:

“家父推断,十六年冬季应该就会迁移第一批移民,按照你刚才所说的十六年田亩数量,差不多可以移民三四万前来齐国,西京城最少可以收容一万。”

“今年我出发时,国朝南涝北旱,百姓受灾严重,许多地方甚至出现了吃树皮草根的情况。”

“朝廷没有赈灾吗?”金铉停下了脚步,皱着眉头看向杨炳文,杨炳文却摇了摇头:

“可以说赈了,但也可以说没赈。”

说着,杨炳文就解释了起来,而金铉一听朝廷的政策,就知道齐王殿下在把百姓往外赶。

“长痛不如短痛,殿下做得对”

金铉和几年前变了很多,如果放在几年前,他肯定会据理力争,但眼下他已经不再那么理想化了。

大明原两京十三省里,除了云贵、两广、陕川六省外,实际上或多或少都有些人口稠密。

这次的旱情已经足够体现出许多东西了,既然有拖拉机,那向外开垦可开垦的耕地,进而移民实边是必须的,朝廷必须做出取舍,不能又要名声,又要实惠。

“成德和太子如何了?”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