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口的锦衣卫也当即关上了院门。
“南军都督府广州营参将戚武隆参见殿下,殿下千岁!”
戚武隆作揖行礼,朱慈燃见状也微微颌首,他知道众人,这人是戚元功的长子,戚元功的左右手:
“我正想去见见丰国公,不曾想丰国公就派人来了。”
丰国公是戚金死前,朱由校和朱由检对他的册封,而戚元功作为长子,加上有军功,他理所应当世袭了这个爵位。
朱慈燃之所以提起戚元功,实际上想要知道,戚武隆的到来,是戚元功派的,还是他自己来的。
“家父也不知道殿下来了,是齐王殿下下发令旨,让家父派末将前来拱卫殿下的。”戚武隆解释了一下他为什么出现在这里。
“王叔派来的?”朱慈燃微微一愣,戚武隆也作揖回答道:
“万岁有旨,请殿下带着圣旨赶赴忠州吊唁,并宣旨加封武隆伯、石柱伯为侯。”
朱慈燃的计划发生了变故,由于秦邦屏和秦邦翰这两人的薨殂,西南的局势会被重新洗牌。
二人对大明的感情深,自然站在朱由校这一边,但他们的子嗣就不一定了。
派朱慈燃过去,就是为了确定两个侯爵继承人的态度。
秦邦屏和秦邦翰薨殂的太过突然,快到连朱由检都反应不及,因此他们少了一个步骤,两人的长子只能凭借军功,在爵位不降的情况下世袭侯爵。
这种情况下,朱由检自然可以在二人袭爵后,再封为国公,但不管怎么做,他都得确定秦拱明和秦仲明的态度。
派作为太子的朱慈燃去,是最能看出秦家态度的一个办法。
朱慈燃心里明白,因此他看向了戚武隆:“可有圣旨在?”
“有!”听到朱慈燃询问圣旨,戚武隆解开了胸前的结扣,这会儿朱慈燃才注意到戚武隆背上背着一个长条形的盒子。
盒子被解开,戚武隆双手托住,朱慈燃见状也率先作揖,随后才小心翼翼打开了盒子。
不出意外,盒中放置着玉轴所制的圣旨。
确认了圣旨的真伪,朱慈燃合上了盒子,随后接过盒子递给了旁边的张修,紧接着他才对戚武隆询问道:“何时出发?”
“殿下方便的话,现在如何?”
戚武隆看了看朱慈燃的肤色,觉得这样的肤色,不敢说别的什么,吃苦应该是可以的,所以提出了现在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