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五百四十四章 社交达人朱慈燃(7)

“虽说除上直以外,各军兵力基本都在十二万左右,但其日常弹药量却只够维持一场规模不到五万人的中型冲突。”

“反倒是上直,虽然经过裁撤,但上直依旧有二十一万军队,并且由于他们直接掌控南北直隶,因此他们是背靠两大军械局打仗。”

“因此,一旦战事爆发,两大军械局完全可以长期让上直军队的子弹数量维持在一百枚。”

“三倍基数的弹药量,上直想要横扫各军简直轻而易举。”

戚武隆说这话时觉得有些憋屈,但他也很理解齐王为什么这么安排。

上直本来就是服务于皇权的军队,其它四军都有造反的可能,但上直往往很少有。

就拿五年前林丹汗入寇那件事情来说,如果朱由校和朱慈燃当时在的不是燕山,而是东南西北和海军这五军任意一军的地界上,那林丹汗的事情根本就不会被人发现。

很有可能等林丹汗都打到大定宫了,朱由校都没有接到林丹汗入寇的消息。

但是这种事情,戚武隆不可能告诉朱慈燃,因为他得为了戚家着想。

一旦朱慈燃知道这种事情,以他储君的身份,他完全可以请朱由检将秦戚两家势力打乱,这无疑在削弱戚家的影响力。

他是个纯粹的武将,但即便再怎么纯粹,也不可能把自家的缺点暴露给别人看。

“所以只要掌握好上直,那即便是海军作乱,也能轻易收拾?”

朱慈燃对行军打仗一知半解,但对大方向的战略他还是学习了不少,因为朱由检是这么要求他的。

作为一个未来的皇帝,他可以不知道怎么打仗,但他必须得知道后勤和王朝的战略目标。

战术怎么完成不用他来管,后勤他必须知道,这才不至于像明代许多皇帝一样乱插手,至于战略目标则是类似一个进度条。

皇帝知道自己的战略目标是什么,那他就只需要关注战争进行情况,把情况以进度的方式做出分析。

只要知道进度一直在增长,那皇帝就不会催战。

比如洪承畴的松锦之战,明明进度一直在上升,但崇祯等不了,想着加速,那加速就只能把自己加的全军覆没了。

朱由检不奢望朱慈燃成为什么名将,他只要不微操,那以明军的素质,双手插兜用腿打世界都毫无压力。

“李定国应该就是叔父留给我的上直将领”

清楚上直和两京军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