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绝对的,但这并不代表朱由检就要去剥削百姓。
皇帝和百姓的利益实际上冲突并不大,反而不如皇帝和大臣,大臣和百姓的冲突大。
皇帝的需求是什么?
无非就是建立自己作为皇帝的威信,让王朝变得强盛。
这一切的一切,也就是“延续”二字。
朱由检是看透了,他认为所有王朝都不可能永存,大明的崩溃也是迟早的事情。
以大明的体量,想要崩溃,往往只能先从内部开始崩溃,而内部崩溃往往是因为内部利益分配不均。
不管是刘家的汉朝、司马家的晋朝、杨家的隋朝,李家的唐朝,还是赵家的宋朝,他们往往都是自己内部先崩溃的。
只要内部的秩序崩溃了,那么加上外敌入侵,不管外敌是否入侵成功,那这个王朝基本都将走到生命终点。
汉朝的鲜卑,晋朝的五胡、唐朝的回纥、吐蕃、南诏,宋朝的辽、金、元,大明的后金
这些外敌有的成功,有的没有成功,但不管怎么说,他们都消耗了王朝本身极大的力量。
这一点的区别在于,王朝能否在短时间内先拖垮外敌,给下一个王朝发育的时间。
汉朝在黄巾起义前把鲜卑的檀石槐熬死了,唐朝把回纥、吐蕃、南诏熬死了。
宋朝把辽熬死了,但内部爆发起义,又遭遇金国南下,而明朝面临的比宋朝还要难以解决的问题。
明朝是内部造反,外部造反,环境还有北方大旱、南方洪涝。
这四个王朝加上晋朝的区别在于,宋朝和明朝没能熬死一个外部政权的几个雄主,但汉朝和唐朝做到了。
如果檀石槐没在四十五岁病逝,那汉末三国在黄巾之乱要面对什么?
一个北抗丁零,东退扶余,西击乌孙,完全占据匈奴故土,一度攻至倭国,东西达一万四千余里,南北达七千余里,多次攻打汉朝的“缘边九郡”,拒绝汉桓帝“封王与和亲”,控弦四十万的强大鲜卑。
这样强大的一股势力,如果趁着黄巾之乱南下,那以之前汉军多次惨败的情况来看,哪怕五胡乱华不会出现,那中原也会长期保持纷乱。
每个王朝都会遭末期遭遇内忧外患,只有抵挡得住外患,解决内忧,然后整合力量对付外患,这个王朝才能延续下去。
然而这一点,即便是汉唐也仅仅做到了第一步,而且很大程度是靠拉锯来了结外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