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五百六十一章 嘉峪关头(2)

四百万两左右。

到了天启十三年,建虏被灭,杂项被全面废除过后,内帑收入再度腰斩,朱由检只能将海外金银、皇店收益并入内帑收入,并提高到了10%的程度。

仅凭这两项收入,内帑收入就达到了三百万两的收入,并且随着天启通宝的发行,内帑也获得了货币发行利润50%的收入。

大明天启通宝的铸币利润是1%,每年回收旧钱币再发行的数量是两千到三千万两左右。

以眼下朝廷每年的发行情况来看,内帑从这里就获得了十几万两的收入。

除此之外,各地城镇的摊位银也需要拿出10%交给内帑,这笔收入又能入账四十几万两。

这些各种加起来,内帑的岁入勉强可以达到三百八十万两。

看上去,皇室对朝廷财政占比很大,但如果仔细分析,在没有了金花银和皇庄,加上皇室不插手皇店管理后,皇室基本与大明最底层的农民没有了利益瓜葛。

坏人被皇店、户部做了,皇室收钱就是。

不过这种收入方式实际上还是比较落后,并且有一定弊端。

如货币发行利润这一条,如果什么时候大明改变货币为纸币,那么当货币成本变低,利润变高,那皇室就要占比财政大头了。

所以朱由检必须在他就藩前,把大明百姓对纸币的信任培养起来,并且在发行纸币后,将皇室对货币发行利润的占比降低。

纸币印上头像来收取肖像权的做法,也是一个很不容易遭到百姓诟病的做法。

不过,王朝没有万世,朱由检的这套规则能运行多少年,全看后世君王能不能坚持下去。

只要有一个人改了新政,不再给百姓发耕地,或者粮食太多导致土地太贱,农民进而起义,那大明都难逃覆灭的命运。

不过毕竟有着宗藩体系,还是那句话,新的制度出现后,不管掌权人是谁,只要他不是政治白痴,都不会去勐踩大明皇室,因为海外宗藩体系就代表了大量利润。

皇室就算没有了实权,甚至没有了皇帝的头衔,也将拥有一些闲散的职位,直到宗藩体系被结束,大明诸王纷纷被革命,皇室才有可能被抛弃,但基本上也不太可能被杀。

朱由校是了解这一切,才让自己弟弟这么来的。

由于国库和内帑彻底分离,因此朱由校还挺支持的。

只是到了眼下这种需要修葺南京皇宫的大工程时,内帑那点银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