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五百六十二章 庙堂新气象(2)

以山西、陕西最为重,并且南直隶的江北之地也遭遇旱情,一个半月滴雨未下。”

“就眼下的局势来看,恐怕今岁需要蠲免的府县不下四十,朝廷损失钱粮不下两千万石。”

毕自严先是说了朝廷的窘迫,紧接着却又一改口风说道:

“虽然如此,但只要情况不扩大,凭借中原之外的四省之地,岁入八千万石还是没有问题的。”

“皇店和各课司那边,我也曾问过,岁入四千万两是有保证的。”

“因此,二者折色后,不敢说岁入八千万两,但七千五百万两还是有的。”

“眼下,京西铁路已经竣工,京杭铁路也在年底即将竣工,明年朝廷的支出能省下四百万两银子。”

“按照今岁的支出来推算明年,即便恩科要选募官员,却还能结余五百余万两左右。”

“火车通车后,两京也能灵活运用起来,因此修葺南京皇宫并无不妥。”

“这次万岁承诺用内帑修内廷,已经是国之幸事,修建外廷的事情落到六部头上也倒正常。”

毕自严用“国之幸事”来形容皇帝做出的决定,可见在他们心中,朱由校已经十分节俭了。

这倒不是朱由校真的节俭,而是对比起经常挪用国库的嘉靖、万历来说,朱由校最少还会用内帑分担。

所以,在毕自严开口后,倒也没有哪个大臣敢于反驳。

毕自严见状,也商量着询问起了温体仁:“工部这边,可有意见?”

“没有由司礼监监工便是。”

有朱由检在,温体仁也不敢贪污,更不敢让下面人贪污。

修建南京皇宫油水那么大,万一下面的人手脚不干净而连累他,那他刚进内阁,恐怕下一秒就要被踹出去了。

不主动做事,不主动担事,不主动负责这就是温体仁的“三不原则”。

修葺皇宫本来就是费力费神的事情,又得去南京,又得警惕下面的人偷拿偷取,温体仁才不干这费力不讨好的活计。

既然司礼监要接手,那就让他们接手好了。

这么想着,温体仁反而在想等会议事结束后,要去大庖厨吃点什么了。

“既然工部无事,那便散了吧。”

见所有人都无事,毕自严摇了摇头,一时间还有些不太习惯这个不扯皮的内阁。

也就这样,朱由检和朱由校的事情都得到了落实,不过这个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