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五百六十九章 悠然自得(5)

不会让北直隶的百姓降低到太多,五百万算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数量。羥

五百万人里,只要有三百万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就行,那样北直隶就能满足人均十亩耕地的奢望。

朱由检要移民实边,但这并不代表他要逆城镇化,他不可能把全部的大明人都拉去种地。

城镇化是一定的,农业化也是一定的。

农民稠密的地方,要么让农民进城,提供就业岗位给他们,要么就是迁移,给他们足够的土地富裕起来。

大明没有一亿六千万工人所能承受的市场,也没有一亿六千万农民所能富裕起来的土地,但是他可以让一部分人成为工人,一部分人继续做农民。

马车在回程的路上,朱由检脑中也闪过许多信息。

一个简单的城镇人口就能说明大明的城镇化。羥

尽管眼下江南士绅官员都在抵挡大明的人口普查,抵挡大明的黄册,但大体的城镇人口他们是无法隐藏的。

就算他们想要隐藏,那也得问问百姓愿不愿意。

在官学普及的情况下,地方孩童想要读官学,就需要全家登记户籍,然后才有读书的资格。

除非江南的士绅佃户能满足数百、上千万孩童的读书问题,不然人口普查是他们怎么都抵挡不住的。

大明一亿六千八百多万人,居住在县城的人口就多达一千八百多万人,而集镇人口则是多达九百多万人。

两者加在一起就是两千七百多万,这也代表大明的城镇化率是16%左右。

这是放眼整个大明,但如果放眼局部一省,比如北直隶这样的省份,那城镇化率会更高。羥

眼下北直隶六百八十多万人,居住在县城的人口就多达二百二十多万,集镇人口八十多万。

三百万人口聚集城镇,从事农业生产的只有不到三十万人,算上农村的三百八十万人口,也就是四百一十万,城镇化率接近40%。

这个比例是较为健康的,如果每个省都能达到这种程度,大明就可以称为半工业化国家了。

哪怕以现在的耕地面积,如果大明仅有六成人口从事农业生产,那也能做到农民人均十亩耕地。

想要农民富起来,开垦耕地是肯定要做的,移民也是要做的,但推进城镇化也是必须要做的。

朱由检的思路放开了不少,保留城镇人口,迁移农村人口来集体致富,尽管这个想法不一定能实现,但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