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五百七十六章 五国会谈(5)

但到了1621年,天启元年,它的战争军费已经达到了2200万盾(628万两)。

处于独立中的尼德兰一共有七省,其中尼德兰和泽兰两省提供了全部经费的70%,而尼德兰一省又占了58%。

即便后来明军连续拿下了南洋、印度、东、南利未亚地区,但尼德兰的战争预算依旧高达1400万盾(400万两)。

能以120万人口创造出每年这么多支出,不是因为荷兰在海外赚取了多少金银,而是因为他们已经开始在资本市场发起融资手段了。

尼德兰从1600年开始向资本市场融资,到如今全国的公债高达1.25亿盾(约3571万两)。

尽管在战争期间,尼德兰共和国的公债余额激增,但是尼德兰国家信用令诺取得了许多投资人的充分信任和青睐。

由此、尼德兰可以以当时较低的成本持续地筹集到战争资金。

不过,眼下的尼德兰在去年刚刚经历“郁金香泡沫破裂危机”,下次公债即便能接到不少资金,但是否有能力面对几乎无敌的大明海军,黎塞留不敢肯定。

尼德兰的独立战争已经持续了七十年,这期间就连西班牙这样的“日不落帝国”都因为无力支付债务利息而宣布破产四次。

反观尼德兰,它们一直咬牙坚持,所以才能不断融资成功。

不过,融资是需要资本的,尼德兰的资本是其海上近一万五千艘武装商船。

这些商船最大的贸易对象,实际上还是大明。

如果尼德兰和大明开战,那占据尼德兰财政收入二分之一的外贸收入就要经历腰斩,尼德兰将损失400余万盾的财政收入。

这也是为什么大明向西班牙、荷兰多次提出购买殖民地,但仅仅遭到拒绝,而不是遭到军事手段的原因。

说白了,军事上打不过,经济上还十分依赖大明。

西班牙和尼德兰要反抗大明,那就是自己把自己往火坑推。

十六世纪就已经发展起来的全球贸易在大明的主动下,如今已经到达了一百年后的贸易量和贸易额。

不同的是,历史上的十八世纪初贸易是欧洲与新大陆,而眼下是亚欧非三州板块。

黎塞留不知道未来的事情,但他可以看得出,大明对于美洲的渴望比谁都强烈。

“如果大明的目标是新大陆,那大明在新大陆的事情上是不可能做出妥协的。”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