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五百九十章 狠辣迁移(6)

孙传庭的年纪放在这里,他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完全理想的人了。

在乌斯藏的那么多年,他早就反思过为什么大旱一来就拖垮大明的问题。

说到底,还是齐王心太善。

换做太祖高皇帝,早就把人绑着,强行迁移去当地了。

哪怕有逃跑的,哪怕十个人跑了三个人,但只要迁移的人数够多,留下来的人也能巩固大明在当地的统治。

朱慈燃、孙可望还算是学了朱由检讲究的“自愿”现象,想用饥饿先把百姓“自愿”逼过去。

用这种办法,即便百姓还是会迁移回原籍,但不至于像洪武年间的逃亡率33%那么夸张。

因此,朱慈燃很快拟定好了大体的方向,随后将奏疏发往了齐王府。

等奏疏送到齐王府,朱由检打开看过之后,他第一时间便沉默了。

朱慈燃准备取消平抑粮价和粥场的政策,将粥场设置在迁移西域和单于、东海、漠东三省的火车上,专门用一节火车来作为厨房熬粥。

也就是说,饥民只有上了火车才有粥喝。

这样的政策下,朱由检不难想象,北方粮价会涨到什么样的天价,有多少百姓会因为吃不起饭而迁移。

可是他也无法不承认,这样的政策要比他的迁移政策管用太多。

因此面对这份奏疏,朱由检抬头对送奏疏来的刘顺说道:

“奏疏没有太大问题,可以下批,但注意百姓的温饱问题,要第一时间让上车的百姓有粥喝,不要把人饿死。”

“另外,火车班次要准备的足够多,火车速度可以慢,但车次要够多。”

“是!”刘顺作揖应下,随后便拿着奏疏退出了承运殿。

看着他的背影,朱由检深吸一口气:“我这侄子,做的比我好多了。”

“殿下”旁边的王承恩闻言有些不忍:

“并非您做不好,只是您对百姓太心善了。”

“心善”朱由检轻笑,有些自嘲:

“心善也没用,解决不了百姓吃饭的问题。”

“只希望日后史书上,别记载我妇人之仁便好。”说罢,朱由检看向角落。

只见在那角落,一名十六七岁的官员正在记录朱由检的一言一行。

曾经那个老迈的起居注官已经去世,他的孙子继承了他的官职和工作。

以他的年纪,不出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