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在他们退出承运殿的时候,大明并没有停止“废奴运动”,反而在推动这项运动,让其愈演愈烈。
只是不知道是不是清朝入侵中原的缘故,这让明代人和清末人有本质的不同。
明代人由于更加自信,即便朝廷再怎么推动废奴运动,他们还是没有超过历史上的行为,顶多就是揍一顿士绅,只有少量士绅被当场打死的现象。
士绅被打死的事情一经发生,报纸和皇店也宣传让曾经的奴仆们理智,并且会宣传大明律对杀人之后的刑罚判处。
只是口头的宣传如此,但实际情况是兵马司和军队根本不管奴仆们是否打死奴役自己的士绅。
这让一些曾经对奴仆刻薄,动辄打骂奴仆的士绅们更加小心翼翼,他们不敢在官府官员出现后露出一点不配合的举动,生怕一着不慎便被绑起来,插上牌子巡街。
这样的“动乱”下,许多百姓家里也遭遇盗窃,一时间地方衙役的压力骤增。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整整三个月,起居注官将其称为“奴乱”,指的不是奴仆生乱,而是指的废除奴仆导致的一些乱象。
“七百二十七万卖身奴仆和佃户,三千七百余万两银子,朝廷恐怕拿不出这么多银子为他们赎身。”
当这三个月的“奴乱”事件过去,春和宫内的朱慈燃也拿到了地方县衙统计的大明卖身奴仆和佃户文册。
大明的人口为此骤增至一亿八千七百余万,这情况虽然让作为监国的朱慈燃十分开心,但对于赎身银的事情他也却十分头疼。
不过对此,站在他身旁一侧的堵胤锡却躬身道:
“齐王府那边早早传来了消息,这次的田亩收回银两和赎身银,都将由金融司出纸币和士绅们购买,恐怕眼下已经开始进行了。”
“这么快?”听到堵胤锡的话,前些日子才知道纸币这件事情的朱慈燃有些发愣。
他在民间走动,是知道百姓对宝钞有多抗拒的。
他齐王叔被称颂的其中一点原因便在于回收宝钞,而眼下他的齐王叔也要发行类似的货币了。
“这就是新币”
堵胤锡说着,同时也从袖子里拿出了一张折叠起来的纸币。
当这纸币出现的时候,朱慈燃便眼前一亮。
和通过写字来辨认的大明的宝钞不同,大明的十两纸币采用的是图画。
纸币正面是官学学子抬头就能看见的天启皇帝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