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六百零五章 一墙之隔(5)

有闲钱,并且能吃上肉,这就代表他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只是,眼下他已经弄好了所有前置准备,接下来只需要一个人按部就班,按照他每年做的事情继续做下去,那大明的百姓总有一天会致富。

哪怕没有内燃机,没有柴油拖拉机,只有眼下这好似一个大方块的拖拉机,大明的耕地也会不断变多。

不管农民还有没有那么多地,但只要土地变多了,粮价就高不到哪里去,其它土地长出的商品也高不到哪里去。

在这样的时代,土地越多,百姓的生活成本就越低。

朱由检已经安排好了朱慈燃监国,至于他自家那个好哥哥

“唉”

一想到朱由校的性格,朱由检就多少感到有些心累。

——————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

“旧港的香料,味道好闻得嘞!”

就在朱由检因为自家哥哥性格,而觉得有些心累的时候,作为他那好哥哥的朱由校却换了一身常服,与王体乾、魏良卿二人坐上了江南常见的乌篷船,欣赏着中秋的南京烟雨。

南京城很大,是唐长安城的两倍半还要多,这些已经不用过多赘述。

即便朱由校已经来到南京数年,但南京的风景和街巷,他直到现在都还没有逛完。

如这一日,他们先是去了南京的龙江码头,在看到那里衣衫褴褛的百姓还是那么多后,朱由校便只能摇头离开。

他乘船返回了南京城内,而相比城外那十数万衣衫褴褛的百姓,城内的百姓却穿着绸缎长衣,来往笑谈,似乎身处盛世之中,而墙外的流民宛若虚幻。

冶城西峙、石城霁雪,这是南京城最早的记忆。

南京城西的莫愁湖是一片皇家园林,在朱元章时期就被称作“西苑”。

这西苑相当于北京城的南苑,而则西苑再远处,就是“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的白鹭洲了。”

朱由校他们出入南京城,主要是靠乘坐这乌蓬小船。

小船在撑船人的把控中,渐渐来到了传说中的十里秦淮。

曾经的十里秦淮一半是才子,一半是佳人,这里富贾云集,青楼林立,画舫凌波,成江南佳丽之地。

加上对岸就是江南贡院,而大明的官员,大半都是从江浙闽南一带出身,若是上京赶考,免不得在这贡院埋头苦读,因此时常出现不少青楼女子和书生的故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