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不会有那么容易”
作为孙传庭的幕僚,同时也是眼下大明的兵部左侍郎,周肈在思考了许久后,面对回过神来的孙传庭交代道:
“来京城这么久,下官别的没看到,单燕山派那些成群结队的官员,便每日班值都能见到。”
“下官曾翻阅兵部文档,这才发现国朝六十万兵马司士卒的将帅,居然全是与燕山派有关的将领。”
“这还仅仅是兵马司,下官怀疑军中和吏部的情况比这更严重。”
周肈说出了这么长时间他看出的东西。
这些东西对于一些人来说,似乎只要开口就能了解到,比如朱由检。
可问题在于,下面的人也会欺上瞒下,当年锦衣卫没有检举内部贪腐便是这些原因。
想梳理各衙门的关系不难,难在梳理每个人之间的关系。
“依你之见,燕山派官员的势力到底有多大?”
孙传庭感觉到了事情的棘手,六十万兵马司兵马,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他对周肈提出询问,面对他的询问,周肈更是紧皱着眉头开口说道:
“下官查了几年,这燕山派发展至今,已经不是单纯的一个燕山学府出来便是燕山派的关系了。”
“在燕山学府关停之后,燕山官员们就已经开始筹谋如何获取新鲜血液了。”
“最简单直接的办法,便是从官学之中培养。”
“由于官学的教习基本都是燕山出身的教习,因此他们很容易为下面的学子灌输自己的理念。”
“这样的做法,不是被齐王殿下明令禁止的吗?”孙传庭不由攥紧了拳头。
“是明令禁止的。”周肈点头认可,但随后又说道:
“可根据下官来看,官学之中负责监察的锦衣卫,早就被换一批。”
“不说下面的人,便是锦衣卫南北镇抚司衙门中,眼下但凡有些权力的官员,都很难说是不是燕山派主动扶持起来的。”
“他们的人无处不在,每个衙门都有自己人。”
“如果他们要培养一个锦衣卫,那只需要不停喂功劳便是。”
“这最容易的功劳,便是由都察院的官员把消息交给锦衣卫,由锦衣卫上奏,随后镇抚司下令调查。”
“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和锦衣卫四司官员一起出手,最后把功劳交给锦衣卫的官员就足够。”
说到这里,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