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六百一十七章 宗藩一体(5)

能理解朱由检,并且从朱由检的性格来说,他也不会对诸藩下手,毕竟他自己就是诸藩之一的齐藩。

与其担心朱由检要对诸藩下手,倒不如担心他那薄情寡恩的哥哥朱由校,以及近来素以“暴虐”着称的侄子朱慈燃。

“还是得和诸藩一起回信,等府学学子抵达,然后再交接手中事宜,换官员离开。”

朱恭枵开口对朱绍焜交代,朱绍焜闻言也松了一口气,连忙去忙这件事情去了。

大明召回在诸藩的官员,这件事情如小西洋的季风般,从印度厮当吹向了利未亚,更吹向了齐国。

对于朱由检来说,扶持一群刚入政坛的新人很有必要,但他们只能接手基层,对中层和高层的政治手段过于稚嫩,很容易露出马脚。

但海外的官员就不同了,他们大多都是被燕山派排挤出去的官员,对燕山派官员首先是比较憎恶的,其次也有多年的理政经验,可以很好对付燕山派。

大明在海外诸藩的官员数量有近十万,而这其中还不包括一个最大的变数。

“官员全部调走?”

腊月的西京城几乎和小西洋诸藩接到消息的时间一样,当作为齐国长史的夏允彝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第一反应就是不相信,其次就是惊讶。

眼下齐国文官数量达到七万八千多名,而他手中文书所写的内容是调走除必要以外的一切中基层官员。

要知道,齐国官员和其它诸藩官员不同,其它诸藩的大明官员都是被调任,被排挤过去的,而齐国的官员是主动来齐国的。

也就是说,在思想和理想上,他们都是一批不可多得的人才,这也是齐国贪腐问题并不严重的原因之一。

现在要把这群人调回大明,那新调过来的官员,和齐国自己的府学学子会不会产生什么分歧?这对齐国似乎充满了不确定因素。

夏允彝是排斥这份令旨的,在他看来,齐王殿下最应该做的是立马就藩,带着齐国走向更光明的未来,而不是在大明与燕山那群虫豸玩政治。

“爹!我回来了!”

正当夏允彝坐在家中书房,看着手中令旨皱眉的时候,一个少年人的声音传进了书房。

夏允彝连忙收起令旨,片刻后一名背负书箱的少年人便走进了书房。

他长得唇红齿白,虽然只有十一二岁,却让人看到后不由称赞一声“好少年”。

“今日怎么回家这么早?”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