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老老实实交税的皇店,恐怕各国王室最痛恨的还是偷税漏税的商人和贵族们。
这一点,从英国的内部情况就能看出了
朱由检拿起了另一份来自南昆仑监察使司的信纸,他打开一看,其中内容主要是在讲述英国内战。
天启二十一年腊月,英国内部的反对派议员在查理一世出征平叛英国内乱的时候,开始了勐烈抨击他的行为,并试图向议会提交限制国王权力的提案。
不仅如此,反对派在寒冷的冬季先后逮捕了查理一世的宠臣斯特拉福伯爵和劳德大主教。
得知情况的查理一世,在留下两千军队继续平叛后,随即带领效忠于他的一万五千军队返回伦敦。
他没有和历史上一样,只在口头上对自己的宠臣辩护,而是直接下令逮捕反对派议员,并且释放自己的两位宠臣。
他的行为让伦敦的群众不断进行示威运动,并且此时议会也通过了针对查理一世的大抗议书。
大抗议书全文共二百零四条,它历数了查理一世的暴行,要求国王保证工商业自由、政府对议会负责等。
手握兵权,还有皇店作为财政来源的查理一世在得知这件事后,他不仅拒绝批准大抗议书,并且宣布皮姆、汉普顿等反对派领袖为“叛逆”。
在李权和奥利瓦雷斯商议巴伦西亚条约的时候,查理一世亲自率领军队来逮捕皮姆等人,但遭到伦敦群众的强烈反对。
面对革命热情高涨的伦敦群众,查理一世下令镇压,致使伦敦城成为了一座血色的城市。
他的做法激化了内战的程度,内战阵营也开始逐渐明了。
两个阵营中,支持国王的主要是封建贵族、英国国教上层僧侣以及部分同国王有密切联系的大资产阶级和官僚,他们大多是英国国教徒和天主教徒。
站在议会一边的,主要是新贵族、资产阶级、城市平民、手工业者和自耕农,他们大多为清教徒。
从双方力量对比来看,议会占有绝对优势,但查理一世的背后还背靠皇店,并且手里掌握着一支两万人的保皇军队。
相比较议会的军队,保皇军队有一半的人装备了燧发枪。
有了王室武装的查理一世没有选择出逃伦敦,而是选择镇压伦敦的叛乱。
这让原本议会可以控制的地区大幅度缩小,港口和伦敦、以及部分人口稠密的城市被保皇军队占据,直接上缴王室的税收达到了英国总税收的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