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六百二十章 英雄出少年(6)

“就连民间,小子来往走访,许多京城之中的戏台也常常出现殿下和万岁的话本。”

“但这其中,殿下都是以挽天倾的伟岸形象走出,反观万岁的刻画十分浅薄,并没有彰显出万岁的雄才伟略。”

“另外民间给我的体验,齐国西京城的百姓大多淳朴,可京城内外的百姓大多狡诈。”

“齐国百姓朝气蓬勃,大明百姓却死气沉沉。”

“齐国百姓关注家国大事,齐国国报几乎被百姓抢断,反观大明报虽然记载了许多对百姓有利的政策,但百姓表现得态度却是浑不在意。”

“齐国百姓听闻可以开垦田地,大多喜气洋洋的搭乘火车,或者自己赶车步行前往开垦地。”

“大明百姓听闻可以开垦田地,却显得优柔寡断,不够积极且不提,即便决定移民,却恨不得官府将自己送到移民地,好似官府亏欠一般。”

“还有”

“咳咳”

夏完淳还想再说点什么,但角落的曹化淳却疯狂咳嗽,示意他别再说了。

夏完淳闻声也闭上了嘴,反倒是朱由检略微皱着眉,脑海中思考着夏完淳所说的话。

“你觉得,国朝和国家的百姓为何区别如此大?”

朱由检将问题抛给了夏完淳,夏完淳闻言也直接作辑道:

“小子以为,原因有很多,其中第一点是百姓的区别。”

“齐国的百姓,基本都是自发迁移的百姓,他们做好了过苦日子的准备,并且他们知道,只要他们卖力的开垦田地,他们的生活就会越来越好。”

“至于大明的百姓,尤其是留在中原两京十三省的百姓,大多都是顽固不迁移的百姓。”

“他们的想法,大多都是让邻居迁移,邻居吃苦头,然后自己分了邻居的土地。”

“小子以为,他们已经失去了进取之心,只有坐享其成的想法。”

“从父母看小子,因此在小子看来,他们的子嗣大多也是坐享其成之人。”

“其次,国朝的规矩太多,百姓见官员要下跪,平日里走路都要绕着官署走,见到富商便过去献媚,尽是利益。”

“反观齐国,百姓随意在各大官署门前熘达,得知身边人是官员也只是一笑,浑不在意。”

“小子记得很清楚,移民抵达齐国后,金长史安排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官员前去迎接他们,对他们作揖行礼,随后才告诉他们齐国规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