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六百三十八章 齐国新春(7)

热闹的,当属齐国的“春节大卖场”。

各条街道上小商小贩不断,从饮品小吃到算命按摩,再到音乐灯谜,骑马投壶

各种货物、玩乐的摊点一口气排开,竟然能把东城的所有衙门街道都占领了。

瞧着他们,现在长史府门口的夏允彝都不免发笑,旁边的一名六品官员更是笑道:

“怕是今夜卖油盐酱醋的小贩,都比我们这一夜的俸禄还多。”

“哈哈哈”

他的话赢得了同僚的笑声,尽管他们因为这十六日的新春而辛苦了半个月,但现在看来,一切都是值得的。

街市上的小摊小贩都需要交费,虽然一日只有三十文,但架不住西京城的小商小贩成千上万。

仅仅除夕夜的摊位费,长史府就收入了三千两银子,而这样的日子还有十六天,可见回本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百姓得了热闹,朝廷得了税收,商贩赚了银子,齐国的新春灯会不可谓不成功。

班值的官员们羡慕的看着街市上的百姓,偶尔看到沐休的同僚,先是调笑,之后看到对方提着一壶米酒笑着畅饮时,却又气的咬牙切齿。

明代百姓喜饮米酒、黄酒,而不喜欢喝太烈的蒸馏酒,因此街道上充斥着饮酒的百姓。

低度的米酒能让人微醺,沉浸在热闹的灯会之中。

不过,正常来说除夕夜饮酒的人并不多,因为在礼仪严格的明代,要论子时过去后的第一件事,那当属拜年。

其实要单看官场,拜年这事真心不累,家家户户在除夕就已经准备好笔墨纸砚,客人来了后也不用送啥礼,提笔签个名就算拜过年了,但是给亲友拜年,可就没这么轻松了。

正旦节前三天就要祭拜祖先,到了正旦节这天,全家要先罗拜天地,之后就要出去拜年。

路上只要遇到亲友,就要当街叩头。

以明朝名臣邱浚的形容说,大年初一出去走一圈,回来能把腰给累断。

相比大明,齐国的拜年习俗倒是没这么苦累,只需要施礼就好。

不过,齐国百姓好饮酒,因此家里也摆上酒水,上门拜年的客人,得喝上三五行米酒才能走。

许多百姓在这一日的经历,就是神采奕奕的出门看灯会,顺带拜一趟年,结果醉醺醺回不到家的囧事。

也因此,出门拜年的百姓都会随身带着一份写好自己姓名住址的木牌,而张煌言等西京城兵马需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