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六百四十五章 江水为竭(7)

能发生,但他还是做足了准备。

“那奴婢待会就转告万岁”

王承恩听出了朱由检的无奈,因此也只能应下,心里不免为李定国担心了几分。

“听说郑芝龙的长子郑森参军加入了海军,他表现得如何?”

朱由检突然提起了郑芝龙的儿子郑森,这让王承恩愣了愣。

说真的,以王承恩的位置,他根本就不会在意一个总兵的儿子,毕竟大明有三十多个总兵。

不过,既然自家殿下开口询问,王承恩还是作揖退出书房,出去打听了一下消息。

不多时,他返回了书房,将消息说出:

“据闻他水战精湛,眼下是丙等舰队的守备官,抓捕了许多企图偷渡来小西洋走私的欧洲商人。”

王承恩的话让朱由检点头认可,自从大明在利未亚站稳脚跟后,大明对各国商人的限制也就进一步加大了。

几乎所有国家的商人,都被统一放到了锡兰府进行商贸交易,不能越过锡兰府到东小西洋。

这其中原因,主要还是大明在麓川、旧港开始使用蒸汽机,朱由检不想让这东西过早暴露在西方人严重,因此不得已的“闭关锁国”。

不过,这样的“闭关锁国”,与其说是封闭自己,倒不如说是封闭世界。

毕竟不被允许进入大明本土的国家,仅占世界面积的30%,剩下的70%国家都能进入该海域。

朱由检这么做,加上欧洲那持续不断的战争态势,恐怕欧洲的科学会因为战争而延迟数十年才能出现。

倒是大明,似乎已经因为全民教育而涌现出不少天才了。

想到这里,朱由检将自己的目光放到了军备院的奏疏上。

六月二十八日,翰林学士黄长溪仿蒸汽机的结构,在内燃机中采用了弹力活塞环的新型设计,使得内燃机热效率提升为4%左右。

根据黄长溪的设计,内燃机总学士王徵对内燃机热力过程进行理论分析,提出提高内燃机效率的要求。

这是来自孙元化的奏疏,由于毕懋康年事已高,他在年初申请致仕,同时申请迁移齐国。

因此,军备院侍郎的职位,便被孙元化所顶替了上去。

不过,这种职位的变动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重要,科技的进步才是他们在意的东西。

王徵提出的东西,朱由检看了,如果他没有记错,那王徵的这篇论文,实际上就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