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六百四十六章 鲸落万物生(4)

事情首次放到了桌面上,而对此,夏允彝也是点头道:

“翰林院的事情,殿下已经交代过,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

“因此,今岁国朝对翰林院的投入是一百五十万两。”

夏允彝的话让许多官员咋舌。

需要知道,一百五十万两几乎是齐国十分之一的收入。

当然,这仅仅只是大明军备院投入的一半,但也足以可见齐国对科技的重视。

以不足大明十分之一的国力,投入大明二分之一的研发费用,这也就是齐国这种治理成本极低,并且不用维持庞大军队的国家才能玩转。

齐国只需要十万军队就能够做好国防、治安等工作,但大明需要六十五万军队和八十多万衙役、兵马司。

齐国的军费和治安支出只有两百万,大明的是一千五百万,外加一千二百万治安投入。

这些占据大明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却只占据齐国的七分之一,这就是地缘上的天然优势。

“关于娘娘她们的事情”

夏允彝谈起了袁禧嫔她们的事情,同时也开口说道:

“齐王殿下个人的要求是,齐王宫内帑的主要来源仅限于齐国王店净利润的1%”

“1%?!”

听到夏允彝的话,绕是官员们再怎么淡定,却也都坐不住了。

这不是因为王店收入多,而是因为王店收入太少了。

过去的天启二十三年上半年,王店净利润仅为六十二万两,而1%也就是六千二百两。

这点银子够干嘛?就齐王宫那规模都最少需要三千人才能运转过来。

以齐国的工价来说,三千人每年最少要三万两俸禄才行,算上吃喝,没有五万两是打不住的。

这还不算齐王宫的维护费用,不然没有十万两很难打住。

原本在官员们的议论中,齐王的内帑最少要有每年一百万两的收入,但现在朱由检的自我要求打破了他们的想法。

“仅是如此,那着实太低了,让你我有何颜面为官”

一名官员说出了这句话,引得所有人点头认可。

毕竟在一品官员三千两年俸的局面下,作为一国之主的齐王仅拿六千多两银子,这未免让人

一时间,官员们都不知道说什么,就连夏允彝也只是叹气道:

“这件事,我还需要和殿下商议,不管怎么说,内帑的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