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后记(二十)隆武新年(3)

新的台阶。

他的开明,以至于在义兴三十三年他驾崩之后,海内诸王无不入京哭丧,朝鲜国王李祘甚至哭诉要与之殉葬。

当然,他在任期间最值得称赞的,还是他作为皇帝,放弃了大量权力,同时加强了皇帝的监察权力和军事权力。

在文治上,他依靠内阁治理天下,但同时也紧紧把握着锦衣卫、都察院和后来设立的监察院。

它们的权力,就是在上交一系列官员贪污证据后,无须大理寺及刑部审判,即可带人入京,由皇帝、太子审判。

在这套制度出现之初,难免会有一些冤假错案,但随着制度越来越完善,大量贪官污吏也开始无处遁形。

之后,平宗朱靖垚即位,年号弘光,他即便维持了哲宗年间的政策,只是由于其迷恋山水,以至于怠政数年,致使官员权力没有得到及时的限制。

同时,因为他的怠政,欧洲诸国在弘光年间结成“欧洲互助联盟”,让大明对欧洲的优势削减了几分。

好在弘光二十年,太子朱迪鋁成年监国后做的不错。

他在政治上任命林则徐为首辅,拉拢葡萄牙、英国进入大明宗藩体系,及时遏制住了欧盟的崛起。

弘光三十五年,首辅林则徐病逝,靖江郡国反叛时,朱迪鋁又代天子出征,平定靖江郡国叛乱。

弘光四十年,朱迪鋁又空悬首辅、次辅之位,引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洪秀全、杨秀清、李秀成、林启荣入阁共争首辅、次辅之位,引发江南派与西南派争端。

弘光四十三年内廷票拟中,眼看江南派即将获胜,朱迪鋁当即将诸藩加入票拟,同时扩大票拟规模。

在京内外正三品以上官员、勋贵及诸藩皆能票拟。

这次改革,直接将票拟的投票人数增加到了五百余人。

诸藩之中,齐王朱靖塍将手中票投给了西南派的杨秀清。

齐藩算是诸藩之中的风向标,因此当齐藩投票,诸藩二百五十六票便都投给了杨秀清。

如此一来,西南派取得胜利,杨秀清被选为首辅。

为了平衡两方,朱迪鋁又选左宗棠为次辅。

弘光四十四年,朱迪鋁在两派争权白热化时,又下令蠲免同年天下赋税,同时使用锦衣卫、都察院、监察院厘清南方赋税,查抓贪官污吏二十七万六千余名,全家流放欧洲监察使司,两派实力大减。

弘光四十五年,弘光帝朱靖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