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93章 朝夕祸福(4)

而这一件件小事,正是他体察臣子是否隐瞒民生的手段。

站在一旁的朱允炆瞧着这一幕幕,心里并不高兴,而是有一种无奈的心理。

在他看来,每日的早朝、午朝,以及偶尔出现的晚朝实在没有必要,因为这样的频繁朝会太折磨臣子了。

不仅是臣子,便是他这位储君,也觉得颇为折磨。

朱允炆一心二用的听着百官奏事,对于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他根本提不起兴趣。

他的目光一直看着不远处的黄子澄,而黄子澄也以眼神回应他,似乎在说事情已经办的差不多了,马上就可以见成效。

得到了黄子澄的眼神,朱允炆这才打起了几分精神。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直到半个时辰后,一名户部主事才走了上来,跪拜奏事:

“臣户部主事徐允中,特此奏拜陛下”

“七月十五以来,苏松二府以钞抵税之法多见成效,二府百姓缴纳赋税十分积极,至昨日已上缴税钞十七万六千四百三十二贯余六百二十三文。”

“苏松二府百姓皆高呼万岁,以此回应陛下仁政!”

徐允中如此说着,朱元璋脸上却露出几分笑意。

一旁的朱允炆见状,当即上前笑着作揖道:“陛下,此仁政若是能惠利苏松二府而不亏损国库,理当在江南之地推行。”

“嗯”朱元璋应了一声,并没有追问朱允炆原因。

这样的举动,让朱允炆感到了几分不安,毕竟他此前可是竭力反对‘以钞抵税’的新政,这转变太大,自家爷爷为什么不问一句?

“此政虽为仁政,但毕竟只施行了四天时间,具体的还是得往后面看。”

朱元璋坐在金台上,老神在在的回应徐允中及朱允炆:“这样吧,先再看几个月,待十月户部的文册奉上来,朕再定夺。”

“圣躬万福”徐允中大声唱礼,而后起身退回了自己的班位。

见状的朱允炆也松了一口气,下意识看了一眼殿下的黄子澄。

朱元璋刚才的话,都由殿外力士大声唱出,在徐允中退下后,黄子澄也听到了朱元璋的回语,心里开始盘算起了如何推动苏松二府以钞抵税的政策。

说是推动,实际上只要有头脑的人都不会拒绝这次以钞抵税。

毕竟一贯钞在市场上只能抵二三百文,而交给朝廷充作赋税可是实打实的一贯。

这中间的利润,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