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06章 会厅议倭(7)

剿已经不堪重负,浙江倭寇分为两股逃亡,一股向南前往福建、两广和吕宋,一股向北袭击了辽东。”

朱允炆简单安慰了一下朱高炽,便转身离开了殿内,去隔壁偏殿休息去了。

一席话,将所有人的心吊到了嗓子眼。

然而如果朱元璋的心思能被他们轻松猜到,那他也就不是朱元璋了。

旁人或许还不知道,可朝中正四品以上的文武官员,又有哪个不知道和这两篇文章出自朱高煦之口。

“有收获就行。”朱元璋颔首,但却又在下一秒捕捉到了李景隆脸上的犹豫,渐渐收起了脸上的笑容。

这消息要是传到朝鲜,恐怕李成桂等人都会以为大明是来对付他们的。

“赐座。”老朱侧头对随身太监吩咐,不多时一把椅子就出现在了李景隆身后。

“如果按照殿下所说,我们就不得不带兵前往朝鲜的近海,可如此一来,恐怕朝鲜会对我们十分警惕。”

“虽然这次倭寇数量数倍于中左所官兵,但也可见倭寇不同于寻常盗匪。”

“你倒是好口感,只是闻一闻就知道了这茶的来历。”

这在后世听起来像笑话的事情,在当下的局势下,却让人笑不起来。

所有人被他这举动弄得一愣,而他在路过李景隆身旁时开口道:“九江,你随我在这武英宫外走走。”

诸如那高丽沿海是否有岛屿,便是他也需要礼部官员解释才能明了。

如今听完朱高煦的话,李景隆已经想到了怎么平倭,不过在平倭这件事上,他还有一些难题。

朱高煦从王俭、林五六那边知道了平倭事宜由李景隆接手,自然能猜到他来的意图。

见圣旨发出,朱元璋也特意询问起了朱高煦的事情:“伱去那院中,燕嫡次子煦可曾悔过?”

瞧着这三百多贯钱,朱高煦笑的合不拢嘴,他感觉他要是多留南京几个月,说不定能带着几千贯钱回北方,能让他爹都眼红。

对于眼下看似烫手山芋的朱高煦,李景隆十分清楚,所谓禁足不过是朱元璋上演的一出好戏罢了。

因此,他们大多是在主要航道的附近来往,基本都是沿着近海行船。

不过饶是如此,李景隆也依旧青睐朱高煦。

“这确实”朱高煦沉着点头,他很清楚如今的朝鲜是什么情况。

明军在浙江围剿的倭寇一旦北逃,那么聚集在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