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24章 渡海登莱(4)

“这倒是个好办法”听到黄子澄的话,朱允炆也微微颌首,先不提他喜欢儒学,单黄子澄的这个办法就能解决土民与汉民不知其所语言的困境。

不过想要施行这个政策,摆在朱允炆面前的难题就是需要一大批读书人前往云南、四川等地教授儒学。

“此办法虽好,但国子监中贡生大多还在地方上督促衙门修建堰塘水渠,天下读书人鲜少,若是要教化云南、四川等地,恐读书人不足。”

“这”黄子澄倒是没想到这一遭,不过他反应也很快,当即作揖道:

“我可与汉中教授方孝孺商榷,若是朝廷愿意予他弟子官职,兴许能在西南大兴文化。”

“若是如此,当记现在一大功!”听到黄子澄的话,朱允炆也热切的给出了承诺。

得到承诺的黄子澄也连忙回礼,保证道:“太孙请放心,臣定不辱使命。”

“太孙”见黄子澄那高兴的模样,齐泰不得不站出来泼冷水道:

“六府土司虽然武功不盛,但身居山中,难以捕捉。”

“以臣之见,不必急于招抚六府土民,而是应当将目光放到云南上。”

“云南?”朱允炆皱眉:“先生不是说侬贞祐被平在即吗?”

“侬贞祐虽然被平在即,但侬贞祐在云南五百余家土司中并不算大土司。”

“云南土司之中,以麓川最为强盛,其次为蒙自、丽江、弥勒州、元谋、勐缅、永昌、王弄、阿迷州等处土司。”

“这其中,丽江与弥勒州、阿迷州、元谋等处土司还算服从王化,也能听从朝廷节制,可其它的土司就对朝廷阳奉阴违了。”

“当下平定侬贞祐后,理当观望其余土司情况,若是没有再生叛乱,方可开采金银铜矿,大开西南儒学。”

齐泰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不过朱允炆听后却豁达一笑:

“先生还是太杞人忧天了,自麓川败于黔宁王(沐英)之手后,西南的大土司还有几个敢于跳梁?”

“此次侬贞祐与越州土目阿资被平,云南土司恐怕人人自危,哪还敢捋朝廷的虎须。”

说罢,朱允炆摆摆手:“好了,二位先生可以先去忙衙门里的事情了,孤已经知道接下来应该如何做了。”

“这”齐泰还想再说,可黄子澄却作揖唱礼,盖过了他的声音:“臣等告退”

话音落下,黄子澄便转身离去,齐泰无奈,也只能随从而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