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24章 渡海登莱(6)

地主乡绅欺负佃户的场景。

好在由于地广人稀,许多乡绅富户即便再不爽佃户,也只敢口头谩骂,却不敢舞刀弄棍。

只不过这样的欺压,会随着人口的增加而变得越来越重。

当下的许多佃户都有自己的几亩田地,当佃户只当是多打一份工。

可是伴随着人口增加和徭役增重,等到佃户自己的田地养不活自己的时候,那他就只有依靠乡绅地主了。

那个时候的他们,可就真的是任人宰割了。

“这徭役,太耽搁百姓开垦荒地了”

朱高煦望着不远处道路上,由官差监督修路的徭役队伍,忍不住摇了摇头。

“确实,据奴婢所知,山东一带的徭役往往有三个月之久。”亦失哈说着看了看四周地形,接着又道:

“若是按照登莱一带的地形,多给百姓三个月时间,恐怕每家每户每年都能新垦一二亩耕地。”

亦失哈说着山东百姓徭役的沉重,朱高煦也知道徭役对天下百姓的负担。

对于百姓们来说,正税并不沉重,杂税也不足以要命,但徭役却又要花钱又要出力,还有可能要命。

几个月的自备粮,在太平年间还不算什么,可一旦遭遇了灾害,这笔粮食就足够拖垮一个家庭。

在朱高煦看来,要解放百姓去生产,首要就是逐步将徭役取消,但徭役也是朝廷税收的一种,所以想要取消它,还得从增加朝廷收入着手。

现在有老朱和朱允炆帮自己围剿西南土司,开采西南金银铜矿,估计等到靖难之役成功,自己能白白得到一个年产数百万贯的西南聚宝盆。

不过仅是数百万贯的话,还做不到免除徭役。

下西洋、驻南洋、开采日本银铜矿

只有将这些隐藏的财富都挖掘出来,大明才能实现免除徭役的政策。

哪怕不能彻底免除徭役,可将地方上的徭役时间缩短到一个月,却也能拯救无数家庭。

朱高煦从不认为自己是什么好人,尤其是当他违背了傅友德的临终遗嘱后,他更觉得自己越来越卑鄙。

只是他的卑鄙是为了更好的活下去,而他活下去的前提就是当上皇帝。

为了这个目标,他还可以变得更卑鄙。

只有他当上皇帝,他才能实现自己想要的天下,让天下施行自己想要的政策。

一味的同情百姓不是帮他们,千言万语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