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08章 建文新政(4)

十六,即朱元璋崩殂后第七天宣布大行皇帝下葬。

这一做法有违礼制,毕竟古来天子崩殂后停灵时间往往不会太短,哪怕再快,也最快不过二十七天,尤其是朱元璋这样的开国皇帝。

然而,这样的事情却在现实发生了。

五月十六,大行皇帝朱元璋被下葬紫金山明孝陵中,骇人听闻的事情还有此次下葬中,居然出现在尊遗命,将无所出的三十余名妃嫔尽数殉葬。

尽管只是三十几人,但这样的殉葬之举还是让人头皮发麻。

当明孝陵的墓门合上,站在墓门处的李景隆、郁新及齐泰等人都纷纷低着头,不敢相信殉葬这样的事情会出现在朱元璋遗命中。

他们十分熟悉这位大行皇帝,他是一个喜欢把任何事情都制度化,把任何制度都书面化的人,最典型的就是写给儿子们和大臣们各道谕旨和那本皇明祖训。

皇明祖训内容详实,事无巨细,甚至可以说是不厌其烦。

可殉葬这样大的事情,居然没有出现在皇明祖训之中,更是未曾定下亲王死后殉葬的规格是什么,郡王死后殉葬的规格是什么?

大行皇帝死前,五府六部与殿阁大学士都在场,所有人都没有听到他要让妃嫔殉葬的旨意。

至于大行皇帝生前,也并未做出主动让妃嫔殉葬旨意,秦王妃的殉葬是自己要求的,所以洪武三十一年以来也仅此一例。

其它不管是朱雄英、孝慈高皇后、鲁荒王朱檀、懿文皇太子还是晋恭王朱棡,他们死后都没有让宫人奴仆殉葬的旨意。

因此,对于眼前殉葬一事,众人心中都有了一把称。

只是这事情事关内廷,没有人想要引火烧身。

百官们有条不紊的离开了明孝陵,之所以在此停留的如此短暂,主要是因为这一天不仅是大行皇帝下葬的日子,还是新帝登基的日子。

文武百官匆忙从紫金山返回了内城,顺着数年不开的大明门,一路走到了奉天门前。

在这里,早已准备着即将进行的即位大典。

身穿冕服的朱允炆持着玉圭缓缓走上了奉天门上,他在这里面朝百官,宣布了自己的即位诏书。

“天降下民,作之君。”

“我皇太祖高皇帝受天明命,统有万邦,宵衣肝食,弘济民嬉,凡事有益于天下者,无所不用其心。政教休明,规模宏远。”

“朕以眇躬纂承大统,恭依遗诏,于洪武三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