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305章 定额之争(4)

煦就已经和朱棣商量了新政的所有细节,他现在不过是装作不知道,以此来为朱高煦托底罢了。

不管新政成功与否,他都可以作为中间人来缓解东宫和群臣的关系,这也是朱高煦想要看到的情况。

“自即日起,将山东的胥吏月俸设为二石,将乡镇的里长与粮长委任胥吏担任,胥吏也有参与科举拔擢为官员的机会。”

朱高煦一开口,解缙就知道自己一直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臣请问殿下,山东有多少个乡镇”

礼部尚书李至刚作揖询问,朱高煦则是不假思索道:“集镇三百四十五,乡村五千八百一十六。”

朱高煦的回答让李至刚猝不及防,但他还是镇定道:“若是按照殿下所说,那这些乡镇起码需要设一万二千三百余人。”

“不!”朱高煦打断:“准确来说是一万八千五百三十二人,因为集镇需要设里长五人、粮长五人。”

“此外,山东六府十五州八十九县设官员六百二十员,州县胥吏五千二百,全山东合计官员六百二十,州县乡镇胥吏二万三千七百三十二人。”

“好”李至刚被朱高煦打乱了节奏,只能抓住机会开口道:

“按照殿下所说数量,加上茶盐矿课司胥吏,起码有二万四千人。”

“敢问殿下,这群人的岁俸几何?”

“胥吏五十七万六千石,官员十二万四千石,合计七十万石。”朱高煦不假思索的报出所需,这让李至刚语塞。

不等李至刚开口,朱高煦继续道:“依照今岁的山东粮册与三司课税及商税,完全可以在养活本地官员胥吏的同时,向朝廷上缴三百八十万石,并上缴三司与商税四十余万贯。”

“可布政司还需要截留”李至刚准备继续说,但继续被朱高煦打乱节奏。

“既然是新政,那自然要更改,地方的截留日后固定为三成,剩余七成上交朝廷。”

朱高煦说罢,同时也对朱棣作揖道:“陛下,儿臣知道国朝胥吏之数从未超过六万之数,但时过境迁,任何事物都不是固定的,朝廷胥吏数量只有五万余,原因是开国之初百废待兴,天下读书人不足。”

“可如今,朝廷已经举办多次科举,单录取进士便有数千人,下面的举人、秀才和童生更是数万、数十万之巨。”

“用这些人担任胥吏,总比用那些什么都不懂的人强得多。”

“儿臣所想,便是以山东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