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308章 家庭和睦(6)

朱高煦简单汇报,朱棣便想到了洪武三十年的数额,然后抚了抚须:“这山东连带辽东在洪武三十年的人口才五百二十五万,如今四年过去,加起来却六百八十多万。”

“即便减去大宁的三十余万口,也比原本的人口多出一百二十五万。”

“那耕地当初连带军屯田也不过六千万,如今却有七千余万亩了,仅山东一省就增加三百多万亩。”

“这群乡绅胥吏,俺真想把他们手里的人口田地都抢到手里。”

朱棣有几分急眼,毕竟从山东的情况来看,大明的人口绝对不止洪武三十年的六千余五十万。

不过他也有几分保守道:“你下面的人会不会多报了,这增加的有点太多了。”

“增加是正常的。”朱高煦先给出答案,然后才详细解释道:

“洪武十四年的时候,山东就有五百二十万口,如今二十年过去,增加一百二十万很正常,耕地也是同理,甚至比眼下丈量的还要更多。”

“以儿臣看来,朝廷眼下的耕地恐怕恢复不下北宋熙丰时期,甚至有所超出,人口也恐怕不低于七千万。”

“只是如何将田亩丈量,人口清查,还是得先看看山东试点政策推进如何。”

朱高煦说的有理有据,毕竟洪武十四年的大明就有耕地三亿六千余万亩,人口五千九百八十余万。

如今二十年过去,人口居然才增长了一百多万,耕地才增长三千余万亩。

如果大明真的只有六千万人,那耕种四亿亩耕地也倒符合效率,毕竟人力耕种的极限也就五亩,算上天下耕地,人均耕种六亩倒也不出奇。

可大明二十年人口才增长一百万,这简直就是有些羞辱人了。

即便是民生败坏的乾隆后期,十八年时间里也从三亿一千万,增长到三亿六千万,这还是耕地已经开发困难的情况下。

反观眼下,二十年才增长一百万人口,偏偏税率不如乾隆时期一半。

说七千万人,那都是朱高煦说的保守了,至于耕地,北宋熙丰年间耕地四亿六千余万亩,但对应男丁就有四千余万,算上女性恐怕不下八千万。

北宋年间的生产效率与明初差距不是很大,人均六亩耕地算是古代耕种效率的标准了。

大明要是有四亿六千万亩耕地,人口最少接近八千万,这才是朱高煦心里估计的人口数额。

利用入学资格来清算人口数量,这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