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342章(7)

道:“其它地方的许多官员不服气,写了不少奏疏给俺。”

“现在来看,你这个南北分卷,分设三榜的手段确实不错,起码保障了北方和西南考生没有受到影响。”

朱棣说着说着抖动马缰,朱高煦也抖动马缰跟上,同时说道:“保举制其实才是他们最想要的。”

“他们想的倒美。”朱棣说着,取弓搭箭,一只兔子瞬间毙命。

朱棣没有去管,因为跟在他们二人后面的骑兵会去收拾。

不过在说完这事后,他又对朱高煦说起了事情:“你给户部的权力似乎有些大了,工部和兵部、礼部的银库都被你交给他们管了。”

“这些加上市舶司,还有你解散内地卫所的军屯田,均分百姓的政策,户部的权力是越来越大了。”

朱棣担心户部权力太集中,可朱高煦却很无奈:“爷爷留下的制度不是谁都能懂的,别说壑儿,哪怕是父亲你,你就敢说你能完全梳理清楚爷爷那套吗?”

朱高煦很理解朱元璋想要分化相权,想要六部掌握一个平衡。

问题是这套东西不是人能玩转的,别说不善财政的皇帝,就算是明代中后期许多善于财政的户部尚书也是一头雾水。

除了张居正,就没人理清过户部的财政问题。

朱高煦倒是能理清,但他是因为他的记忆力超乎常人才能记下这些,不然即便是郁新、郭资、夏原吉这群人也需要事前做好准备才能对答如流。

“话倒是这么说,但俺还是有些担心”朱棣捋了捋自己的大胡子,心里有些捉摸不定。

他倒是相信自己和自家老二,可对于还没长大的朱瞻壑,以及日后的子孙,他心里无疑是没底的。

朱标什么性格他知道,可谁能想到朱标居然会生出一个朱允炆。

想到这里,朱棣不由得看向朱高煦,心里暗叹侥幸:“还好徐妹子帮俺生的不错,就是不知道儿媳生的怎么样了。”

“陛下!”

忽的,后方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

朱棣和朱高煦同时勒马,调转马头向后看去。

只见后方的徐增寿策马而来,手里拿着一封信。

“陛下,是下西洋舰队送来的。”

来到二人面前,徐增寿勒马递来书信,朱棣见状也接过打开一看。

很快他便看完了信中内容,将信递给了一旁的朱高煦。

朱高煦接过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