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371章 色厉内茬(6)

更何况,在朱高煦看来,杨昇大概率会同意,毕竟杨氏能苟活到万历年间,主要还是因为软弱。

但凡他们强硬点,早就像思州田氏和其余土司一样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老二,你这”

朱棣听了朱高煦的处理方式后,不免觉得朱高煦有些激进了。

在他看来,杨昇能交出数十万亩耕地,那留一半给他也没什么,反正也是白捡的。

不过在朱高煦看来,所有的土地都是促进当地经济的生产资料。

赶走了播州杨氏,再迁徙离开一部分当地百姓,然后留下部分百姓来均分这些碎片化的耕地,让当地可以自给自足,这才是朱高煦想要的。

不管是什么民族,但凡能有一口吃的,最底层的百姓都不会想造反。

只要把耕地都收到朝廷手里再均分给土民,那立马就能消除当地土民对朝廷的仇恨,人性就是那么现实。

“父亲按照我说的来便是,这播州杨氏不值一提,真正需要在意的还是思州田家。”

朱高煦将目光放到了田家身上,毕竟比起改土归流后只能设两个府的播州杨氏,辖地能设八个府的田家才是改土归流道路上的巨无霸。

“嗯,他们倒是想要拿下辰州,不过被顾成给击退了。”

朱棣看向了另一份奏疏,朱高煦闻言也道:“让黔国公尽快收拾杨氏,然后与曹国公、顾成三方夹击田氏,最快一年就能结束战事。”

“等杨氏和田氏坍塌,宋、安两氏应该能看清局势。”

凭借领先世界的火绳枪和加农炮,西南土司的石堡已经没有了什么威胁,能限制明军的只剩下了交通。

对贵州全省改土归流是第一步,一旦贵州改土归流结束,接下来就是彻头彻尾的大基建。

将贵州的土民迁徙四川进行开垦荒地,让四川重新成为大明朝的西南粮仓。

如果再将贵州驿道给扩建,那朝廷就可以分别四川、交趾两个大粮仓供给西南大军,对云南和广西进行改土归流。

北方的饭因为环境问题,大明朝吃的再多也容易吐出来,可南方就不是这样了。

“就按照你的意思朱批吧。”

朱棣见朱高煦似乎在思考什么,当下朱批了奏疏递给王彦,同时开口说道:

“解缙这帮蛮子从北边往南赶了这么久都没回来,没他们帮忙处理奏疏,倒还真是有些麻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