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387章 安得广厦千万间(6)

管理教育的官员,其中“府”级的主管官员被称为“教授”,“州”级的称为“学正”,“县”级的称为“教谕”。

“中学归县教谕管理,另外在礼部设教谕司,归左侍郎管理,左侍郎下设员外郎四名,主事八名。”

“布政司教育归教授管理,州府学子归学正管理,县中学与官学归教谕管理。”

“教谕既然已经拔擢为正九品,那学正便拔擢为正八品,教授正七品。”

“此外,山东等地中学设立后看效果决定是否增设中学,另外发我的教令给蹇义,让他在四川修建中学,每所中学要足够容纳三千学子和三百教习。”

算算时间,明年就是四川第一批学子毕业的时间,也就是说等到永乐十年三月,四川学子便可以无缝就学中学。

当然,第一批的四川学子有多少人愿意继续就读中学,这还得看当地的情况。

“殿下,若是有毕业多年的学子要返回就读中学,那该怎么办?”

亦失哈忽的询问朱高煦,朱高煦也没想到这个问题,经过亦失哈提醒后他摸了摸自己的八字胡:“要是真的有,只要还有位置,那就让他们读好了。”

朱高煦表态后,亦失哈回礼继续:“江南之地的官学已经开始设立,对松江府和苏州府,礼部预计要建设三百所官学。”

“多少?”听到礼部要在苏松二府建设三百所官学,朱高煦立马皱起了眉头。

“三百所。”亦失哈回答过后作揖道:“经过八个月的丈量和清查登记,苏州府有耕地一千余二十四万亩,口数三百一十七万五千二十九人。”

“松江府耕地五百四十五万七千余亩,口数二百零八万四千七十五人。”

“算下来,两府合计五百二十六万余人,比洪武二十六年抄旧记载的要多出一百七十万人。”

“十五年时间,肯定是多不出那么多人的,估计都是曾经的隐户。”

听着亦失哈的话,朱高煦脸上平静:“为了儿孙上学,即便是隐户也不敢继续隐匿下去了。”

朱高煦可太清楚一个学籍代表什么了,别说这个时代,就是放到后世那也是绝佳的杀手锏。

不过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明初的苏松人口就已经接近了民国时期的人口数量,这也难怪朱元璋会经常从江东迁徙人口了。

这地方一年生个十几二十万口人简直轻轻松松,尤其是新政推广,当地的各种医院开始建设后,当地生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