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409章 倭奴叛乱(3)

被他们所重视。

朱高煦很清楚,国家的力气可以向南方使,但北方却不能收缩,也不能让力。

他可以不追求实控漠北,但必须要实控东北和西域,因为他不实控,后续的君王绝对没有他的力量来实控这两块地方。

如果他只能做到羁縻,那不管是强羁縻还是弱羁縻,后续即位的君王也无法拥有足够的资本和力量去维护这两块羁縻领土。

只有实控当地,让当地发展出属于自己的资本和江南抗争,那才能稳固北方的疆域,而这便是朱高煦在北方大力推行官学,大力建设工场的缘故。

当下的江南在煤炭、铁矿、金银矿等资源型手工业上,已经完全落后于北方。

北方即便没办法继续扩大自己的资本版图,也可以凭借这些资源型手工业自保。

届时想要舍弃东北和西域,那就不仅仅是迁徙人口那么简单。

毕竟人口可以迁徙,但矿山可迁不走,百万漕工的衣食重要,百万矿工的衣食同样重要。

只不过单纯的矿产资源,还是不足以支撑起北方自保,毕竟这个时代的矿产资源开发太慢了,不过一旦拥有了蒸汽机,这一切就不一样了。

想到这里,所有人的事情又都回到了原点,那就是王任一行人是否抵达了东洲,是否将朝廷所需要的东西搜寻到了手中。

橡胶和金鸡纳树皮,是大明现在对外扩张和对内需求最大的资源。

早一年寻到和晚一年寻到,这差别太大了,朱高煦已经三十岁了,他不确定自己还能活多少年。

所有的事情,必须得在当下经他手实施下去,并且让整个大明所有阶层都获利才行。

当下的大明有一个优点,那就是“人口少”。

对比世界,大明的人口自然很多,但对比大明的疆域,八千多万的人口也就不算多了。

除此之外,当下世界找不到一个能和大明抗衡的国家,哪怕是没有经过朱高煦魔改的大明,放在世界上也没有任何对手。

一支不到三万人的下西洋舰队,就能和帖木儿帝国在波斯地区打的有来有回,马穆鲁克等国家就更不要提了。

只要保证大明的海军威慑力,那大明可以在任何沿海的地方倾销自己的商品,用茶叶、瓷器、绸缎、红糖来收割各国。

至于这其中会遭遇的问题,那不是朱高煦应该担心的。

只要海外利益足够,江南的那些商帮会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