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439章 父慈子孝(6)

这么慢的速度,在火车里装几匹马似乎也能达到。

“是,臣这就让火车停下。”

王甫见皇帝感兴趣,当即示意不远处的令旗手挥动令旗。

在令旗挥动下,火车的蒸汽渐渐变少,速度也慢了下来。

当然,这个速度慢的几乎察觉不到,毕竟一个人徒步慢跑的时速就能达到每个时辰二十里,因此永乐号每个时辰六里的速度着实有些慢。

朱高煦带着朱棣一起走下操场,同时对朱棣说道:“这火车拉拽着燃料车厢才那么慢,如果填充燃料,让它自己快速跑的话,差不多能比人要跑的快一些。”

“我先看看再说。”朱棣还是有些不太相信这东西真的不需要人马拉拽,更别提日行七八百里了。

随着驾驶室的人走下机车,朱棣在朱高煦带领下,与朱瞻壑一起走上机车的驾驶室。

在这里,两面清澈透明的玻璃引人注目,但由于玻璃技术早就更迭,朱棣也没有太好奇,只是看了看火车内的构造,然后又去到了锅炉房看了一眼。

里面十分燥热,朱棣只是看了看驾驶员填充燃料的情况,就知道这种地方不可能藏着人力和畜力,因此下车看了看这机车全貌后才感叹道:

“要是这玩意能日行三百里,那俺打漠北就简单多了。”

“三百里算什么?”朱高煦忍不住笑道:“在您有生之年,肯定能看到它日行七八百里的时候。”

朱高煦对朱棣别的没信心,但对朱棣打仗和寿命却有绝对信心,尤其是他这些年除了打仗比较累,其它时候都比较清闲的生活状态来说,朱棣日后就算活到七十五,朱高煦都不觉得奇怪。

正因如此,朱高煦才会特意和朱棣宣传蒸汽机车的好处,同时也宣传起了蒸汽机船:

“这蒸汽机船的技术成熟后,这蒸汽机还能运用在船上,届时船只就不需要风帆,也不需要人力拉拽,每日能走上千里,从南京前往东洲,只要燃料足够,顶多三个月就能走一个来回。”

“好处我知道了,就是这东西日后真成了,朝廷能不能生产,还有你说的铁轨也是一个问题。”

朱棣伸出手摸了摸永乐号,感觉有点烫手又撤了回来。

“生产是肯定能的,建造一条两京铁路,估计耗费在几百万贯,其中黄河、长江还不一定能通行,得下船坐船中转。”

“至于从北京建造一条铁路直通漠北,差不耗费在五六百万贯,耗时好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